武强:金融扶贫助古县旧貌换新颜
日前,省政府宣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的衡水市武强县正式脱贫出列。自从2015年武强县被确定为农业银行总行定点扶贫县以来,农业银行认真做好定点扶贫工作,业绩突出,展现了农行的良好形象。 截至今年4月末,农业银行在武强县投放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79亿元,占全县扶贫贷款的95.1%,带动5722人脱贫增收,占同期全县脱贫人口的35.7%,农业银行成为武强县金融扶贫的排头兵、主力军。金融扶贫工作也激发了当地农行的经营活力,带动了业务的全面发展。截至今年4月末,武强县支行存款余额15.88亿元,较2015年增加了3.68亿元;贷款余额6.28亿元,较2015年增加了4.18亿元,增长了207%,贷款增速位居当地县域金融机构前列。 走进位于周窝镇谭封庄村博烨乐器扶贫车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工人们正在马不停蹄地加工乐器配件。村支书严小旺指着一台台自动化的加工机器向笔者介绍:“农业银行给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万元‘乐器扶贫贷’用于购买机器,这些机器生产的乐器配件销售后,每年可为贫困户提供固定资产收益5000元。贫困户在这儿上班,还可以获得工资收入。”正在生产长笛配件的贫困户贾小双告诉笔者,丈夫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她不能外出务工,现在好了,每月大概能有2000元工资收入,生活有了保障,还方便照顾病人。 县支行副行长张同新介绍:“扶贫关键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乐器扶贫贷’是农业银行根据武强县的音乐产业基础创新推出的金融产品,由农业银行提供贷款,博烨乐器加工厂等企业提供车间、技术、原材料,使缺乏资金、技术、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参与进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脱贫。”目前,农业银行已为44户贫困户发放“乐器扶贫贷”208万元。 在位于孙庄乡孙庄工业区的富源牧业,财务负责人张艳荣介绍了农业银行创新推出的扶贫模式——“富源模式”。“从2016年开始,通过签订农银企协议,农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县扶贫办提供贴息,同时再拿出扶贫资金以贫困户名义入股,企业每年拿出入股资金的10%为贫困户发放资本收益。此外,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安置、种植牧草还可以获得收入。”目前,农业银行已为富源牧业(包括二期工程富奥牧业)投放贷款1.5亿元,带动4164人脱贫,既支持壮大了地方农业产业,也为贫困户拓宽了增收渠道。 “政府增信+银政共管机制”是创新金融扶贫产品的基础,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2016年,武强县政府率先与衡水市分行签订了当地同业中首例政银企战略合作协议《金融扶贫合作协议》,设立了政府风险代偿基金2000万元(后又增至3000万元),深化银政企合作,为金融扶贫奠定基础。银政双方一起制定相关制度,对扶贫贷款资金的使用共同监督、共同管理。在合作框架下,农业银行推出了“乐器扶贫贷”“光伏贷”等行之有效的特色金融产品。截至今年4月底,政府增信模式下的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为953万元。 据介绍,农业银行与武强县政府积极沟通协调,建立起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在武强县建立起金融服务中心,在7个乡镇设立金融服务工作部,在238个行政村建立金融服务工作站。依托村两委、县扶贫办和金融办,审批发放扶贫贷款,有效引导贫困户申请贷款,规范资金的审批、发放和使用,使金融扶贫做到精准滴灌。 截至今年4月底,农业银行下拨专项扶贫资金1165万元,9770人从中受益,武强县支行贷款增速高于全行832个扶贫重点县支行平均水平。4年来,农业银行每年都超额完成《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要求的扶贫工作内容。 |
关键词:武强,金融扶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