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扶贫要闻

企业变成“田保姆” 农民成了“田掌柜”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刘梅全 郭霄 2019-07-11 10:37:2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6月18日,在行唐县上碑镇杨村,贫困户杨小鹏驾驶自家的小麦联合收割机紧张作业。“今年三夏麦收期间,公司让我负责村里300多亩小麦收割,不仅自家5亩多的小麦颗粒归仓,而且每天还能挣900元薪金。”杨小鹏所说的公司是指行唐县金丰公社农业服务公司,去年他将自家的5亩地托管到该公司管理,自己当上了公司的农机手,不仅自家土地收益没减,在家门口多了一份打工收入。闲暇时间,他和媳妇在镇上开了个面馆,有了三份收益。

  针对当前农业转型、农村青壮劳动力转移和留守人口老龄化趋势,农业大县行唐从农业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扶贫带贫机制,探索建立起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新模式,引进“金丰公社服务公司”土地托管全流程闭环式服务模式,解决了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挣钱、土地撂荒又不甘心”的后顾之忧,破解了农村种地增收难题。

  2018年3月,行唐县金丰公社农业服务公司应运而生,公司采取加盟形式,通过“聚资源、建网络、做服务”,为广大农户提供覆盖全程的土地托管、农资套餐、金融保险、产品销售四大服务,实现土地、农资、人力、科技、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高效经营。

  “公司按照‘托管自愿、有偿服务、利益共享’的原则,为农户提供耕、种、收、管、销一条龙服务,解决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又耽误赚钱’的矛盾。”行唐县金丰公社农业服务公司总经理郭战奎介绍说,“我们推行土地托管模式,不仅省去了土地租赁费用,而且减少了前期资金投入,降低了托管风险,避免了丰灾年份的大起大落。”

  “现在土地搞传统种植就是‘鸡肋’,鼓捣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俺家5亩地,以前都是自己种,每亩玉米产出1200斤、小麦产出1000斤,毛收入2340元,减去生产成本1600多元,每亩纯收入满打满算才700多元。去年一站式托管后,每亩产出保底收益2340元,减去托管费885元,俺亩纯收入1500元,5亩增收4000元。”体会到土地流转好处的杨村村民李国忠,高兴地掐着手指给笔者算着精细账,“俺现在成了‘甩手掌柜’,从种到收,不用投入、不用操心,‘坐享’收益,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如今在企业打工年收入6000多元,增收一年下来算得上个万元户!”

  为帮助贫困户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在运营过程中,行唐县金丰公社农业服务公司建立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所有的服务政策向贫困户倾斜: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生产资料、免除土地托管费、优先聘用务工、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农业机械设备操作培训等。2018年,公司免费为205户贫困户提供了8万余元的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带动180名贫困人口就业,按人均服务100亩计算,年可增加工资性收入约4280元。贫困户农机手经过培训成为职业农技师,在金丰公社统一调度下,每年每人服务面积超过2000亩,人均年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

  目前,行唐县金丰公社农业服务公司已初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立县级服务中心1处,乡村服务分社42家,完成土地托管面积2.5万亩,涉及该县5个乡镇60个村的5000多农户20000多人。

  “通过土地托管模式,公司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种植成本普遍下降45%,粮食增收超过10%,农民收益增加112%,带动了全县730个贫困户稳定脱贫。”郭战奎说,“预计到2020年,我们乡村服务分社将发展到100家,由平原乡镇向山区乡镇推进,土地托管将辐射全县9个乡镇(开发区)和110多个中心村,让更多的农户受益。”

  “行唐县推行土地托管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民不愿意种地’‘农民种地不赚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慢’等问题,企业成为‘田保姆’,农民变为‘田掌柜’,把县内2万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调动了他们从事二产、三产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行唐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关键词:企业,农民,就业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