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农硕士”
“小宋,你的‘灵丹妙药’真管用,这茬尖椒长得特别好!”近日,滦南县姚王庄镇李营村村民孙志春来到宋宇住处报喜。 “孙叔来得正好,我又搞了套新方法,你看看我这儿的尖椒长得咋样。”说着,宋宇递上从试验棚摘来的尖椒样品。只见几根辣椒长短不一,个头最大的贴着“水肥一体化”标签。 宋宇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今年2月1日和几名同学一起来到李营村,住进“科技小院”。 “城里来的娃能干啥?”看到村里来了“农硕士”,有的村民心里犯嘀咕。在他们看来,这只不过是大学生来“体验生活”。 “全镇有1.28万座大棚,棚菜种植面积达2.65万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比、蔬菜产业从业人口占比均在90%以上。”姚王庄镇镇长赵凯介绍。作为华中农业大学的硕士毕业生,他深知“科技小院”的意义所在,“农村需要人才和技术,学生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设‘科技小院’,是农业科技人才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对村里所有棚室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养分含量、测量pH值……入驻第二天,“农硕士”们便开始了实地调研实验,很快掌握了村里棚菜种植的基本情况。 “辣椒是村民种植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我们发现一些农户只重视施用氮磷钾肥而不怎么注意补钙,导致辣椒出现叶小、日灼、脐腐病问题。”宋宇说,结合土壤检测结果,他们给出了科学的配方施肥建议。 然而,建议未被大家接受。“我们种了半辈子菜,都是这么施肥的,产量也不低。”有的农户说。对此,宋宇决定用实实在在的收成来改变大家的旧观念。 在村里的帮助下,宋宇他们建了一个占地0.4亩的试验棚。“我们在科学配比肥料的同时,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把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进行试验。”宋宇说。 养分投入减少35.09%,灌水减少59.98%,单株坐果率增加29.41%……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对宋宇持怀疑态度的农户最终被数据“征服”,“这么小的棚第二茬就摘了450多公斤辣椒,辣椒品质还这么好,今后还真得相信科技,跟着他们科学种田。” “我们来这里,就是要用所学的知识帮着农户改进技术、更新品种,实现增产增收。”看着农户们思想转变,宋宇说。 “让科技之花绽放美丽田野”“以青春之我助力乡村振兴”——在“农硕士”驻扎的“科技小院”里,悬挂的两个条幅引人注目。“我是第十批被派到滦南县的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宋宇说。 滦南县“科技小院”成立于2014年6月,长年驻扎着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他们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依托科技小院进行田野调查和试验研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以土地作黑板、把作物当教材,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农民和农业生产,先后开展了苹果绿色智能肥料开发、设施辣椒养分平衡技术等试验,以青年的热情在田埂上书写青春故事。 “在研究生们的帮助和影响下,镇里的棚菜产量和效益不仅大大提升,农户们也开始主动去找新品种、新技术,涌现出了绿源等一批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赵凯说,全镇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2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3.6万元,成为滦南县共同富裕程度最高的乡镇。 |
关键词:农村,科技,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