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支持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随着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河北作为农业大省,要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现代农业创新策源高地,为建设农业强省提供更多智力和科技支撑。 准确把握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趋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协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方向。随着知识积累的充裕和专业化知识的深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与技术边界不断延伸、融合,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入,“科学发现—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加速渗透融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主体协同创新趋势更加明显。建立知识共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机制,推动多主体参与、多学科融合、多环节整合,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方向。 数字赋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提质新路径。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发展,并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渗透,具有网络化、平台化特点的创新组织模式不断涌现,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逐步形成,数字化不仅升级了农业科研工具,而且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集聚资源的能力和对外创新溢出水平,数字赋能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提档升级新路径。 场景驱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动力。随着区块链加密、数字孪生、空间计算、全息投影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虚拟体验需求日益旺盛,各种“场景”有了更大市场空间。聚焦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和美乡村创造农业现代化新场景,挖掘农业科技创新的新需求、新应用,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新动力。 布局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格局 围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开发和商品化应用等布局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实现创新平台与创新链、产业链的精准匹配,打通从“科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通道,是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支撑。 强化基础研究平台,夯实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聚焦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战略目标,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统筹全省优势学科和资源,在微生物学、农业大数据、农业人工智能、农业生态等优势领域建设重点实验室,开展针对现代农业建设前沿或前瞻关键技术、共性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基础问题的研究,强化基础研究平台策源功能,为河北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知识供给。 提升创新中心能级,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聚焦强筋麦、高端乳品、精品蔬菜等河北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重点领域,优化技术创新中心布局,推动产学研合作和产业优势科技资源向创新中心集聚,提升技术创新中心能级,突破现代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形成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支撑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培育集成创新平台,搭建科技对接农业桥梁。聚焦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积极培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高新区等集成创新和科技服务平台,创新政产学研用有机衔接机制,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探索科技与农业结合新途径和新机制。引导鼓励科技资源向集成创新平台、产业龙头企业集聚,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现代农业整体竞争力。 健全科技服务平台,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搭建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平台,探索建立“农业技术需求征集—技术市场需求识别—技术开发团队甄选—技术供需双方合作”服务体系。整合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生物种质、知识产权等基础条件资源,搭建农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紧扣产业创新链环节,发展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测试评价、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业、科技金融等农业科技服务业,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持续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运营机制 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产学研用对接、创新要素融合、协同创新、社会资本进入等问题,创新平台运营机制,优化平台发展环境,有助于提升创新平台活力和动力,充分发挥平台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应设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根据平台属性和建设阶段,制定灵活多样、稳定持续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挖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衍生效益”,引导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研发保险、民间资本等参与平台建设与运营。 创新开放式运行机制。推动人才、技术、资本融通集聚,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对接,形成“研究—开发—转化”良性循环。在建设方式上,构筑开放式平台组织架构,推进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科技协作;在科研管理上,建立“矩阵式管理、项目化组织、第三方评估”管理机制,通过委托研发、合作研发、技术外包、咨询服务等方式,推进产学研用大联合;在成果开发上,探索建立“利益共享、社会共促”的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平台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网络化设计,完善创新平台的耦合联动和利益分享机制,打通各创新平台和主体间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通道,引导农业创新资源紧密聚合、正向耦合、深度融合。优化政策环境,明确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的角色,赋予创新平台建设主体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独立科研管理事权,通过稳定的资金、政策支持,使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获得更好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