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精准扶贫

让“绿水青山”带富更多百姓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21-04-27 10:06:0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塞罕坝机械林场苗木基地为百姓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 河北日报记者田 明摄

  一场春雨过后,塞罕坝“草色遥看近却无”,百万亩林海正在披上新绿。密林深处,袁怀东忙着修枝抚育,争取多干几十亩;农家院里,邢国林在洗洗涮涮,迎接“五一”假期游客到来;苗木基地,陶远民浇水间苗,为客户上门做着准备……他们曾是贫困户,如今却成了致富带头人,大家都有同一个感激对象——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59年,塞罕坝林场三代人扎根高寒坝上,植绿不息。昔日的漠漠荒原变成百万亩茫茫林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塞罕坝机械林场坚持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森林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发展生态苗木基地1000余家4400多亩,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4500多贫困人口受益,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

  通过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生态旅游,也带动周边百姓发展农家游、手工艺品、采摘、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1200余户贫困户、1万余贫困人口由此脱贫致富。林场营造林生产活动每年为当地4000多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3200多贫困人口受益。

  传授绿色技能,林海带富一方百姓

  “修剪完这600亩,我们还要换下一片林子,大家抓紧干。”塞罕坝机械林场莫里莫营林区的密林间,57岁的袁怀东大声招呼着伙伴,向最后20亩林地发起冲锋。老袁是台子水村村民,从20岁起,便成为“林海淘金者”。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达140万亩,每年各项营造林任务艰巨繁重。为守护好这片林海,林场广开大门,提供各类就业岗位,吸引众多百姓参与到生态保护和建设中。

  “林场的活儿一年到头都干不完。”袁怀东说,春季植树、夏季喷药、秋季割草、冬季剪枝,在林场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下,许多百姓成了掌握多项林业技能的“土专家”。

  据统计,像老袁这样长期活跃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务工者达300多人。每年林场能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年均发放劳务资金60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3200多贫困人口从林海中收获幸福。

  记者近日穿行在围场阡陌乡间,苗木基地随处可见。“去年,5亩14万杯樟子松苗,卖了30多万元。”看着个头整齐、枝叶黑绿的云杉苗,哈里哈村村民陶远民双眸闪光,“今年能出40万杯云杉苗,按照现在价格,能收入30万元左右。”

  10年前,生活拮据的陶远民,东凑西借建了3亩苗木基地种云杉苗。辛劳3年,上市销售却无人问津。在陶远民万分焦急之际,林场技术员来了。“技术员告诉我,种好苗木,首先要选好种子。他们帮我在林场选了几处长势喜人的青扦云杉林,作为选种基地。”陶远民说,技术员还经常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他撒种培土、浇水时间和水量、施肥方式、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如今,陶远民不仅成了苗木专家,还成了带领10余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在围场,林场职工与农民一对一结对帮扶的例子不胜枚举。

  “多年来,林场在做好自身苗木管理销售的同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扶持当地百姓发展绿化苗木产业。”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发展生态苗木基地4400多亩,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年产值1.4亿元,帮助4500多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发展经济林194万亩,带动1.6万人稳定增收。

  播撒绿色理念,穷山村实现绿色振兴

  坐落于旅游公路沿线,距塞罕坝仅20多公里,全村有林地面积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区位、生态优势明显的哈里哈乡扣花营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2015年,全村423户159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达210户609人。

  4月22日,扣花营村西沟里,半米多高的樟子松新树吐绿,春色宜人。这里原是3000亩秃岭荒坡,风来扬沙、雨来淌泥。“全是‘头皮土’,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久而久之大伙就断了造林的念想。”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辉说。

  扶贫路上,塞罕坝人从不忘播撒绿色。“接坝地区往往是生态脆弱区,生态脆弱,脱贫就是‘无根之木’。”塞罕坝机械林场驻扣花营村工作队队长王伟,2018年进村时,面对的是牛满坡、粪遍地的窘境。

  在林场工作多年,王伟仍记得哈里哈原本荒山秃岭的模样。是林场带领当地百姓一起,一锹一镐、一坑一树,耗费十几年时间才把绿色填满哈里哈。

  “绿水青山来之不易,守好更难。”村民代表大会上,王伟提出在西沟造林。去年,工作队将林场石质荒山造林技术引入扣花营,免费提供树苗、选派技术骨干,现场指导百姓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不造林不知道个中辛苦,这下村民都明白了好生态来之不易。”陈永辉说。

  扣花营村的传统产业是养牛,但长期以来都是分户散养,既不利于生态保护,又影响环境卫生。2016年,扣花营村曾引进一个扶贫产业项目,计划建设养牛园区。但因部分村干部存在违法违纪行为,成了半拉子工程。

  王伟入户走访后,认定建设集中养牛园区是脱贫的一个好项目。工作队多方协调,筹集资金,完善了养牛园区基础设施,半拉子工程变为富民工程。

  如今的西沟深处,养牛园区建起了6栋牛舍。“去年,林场投入60万元,购买31头基础母牛,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其余牛舍低价租给农户,发展养殖。”王伟说,盘活的不仅是闲置牛舍,还有百姓保护生态、创业致富的信心。目前,扣花营村发展养殖户80户,肉牛存栏量达1000多头。

  工作队还积极跑办,光伏、高端民宿等项目相继落地;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50万元,整修道路、安装路灯,种植观赏植物,打造景观大道,村容村貌换新颜。

  荒山绿,产业兴。登高远望,山上林木葱郁,山下民居白墙灰瓦、鳞次栉比,新建的旅游服务中心、村民服务中心、村史展示中心等建筑折射着浓郁的满乡风情,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画面在山间铺展。

  2019年10月,扣花营村不仅实现整村脱贫,还恢复“造血”功能。养牛、光伏、民宿等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70多万元收入。

  王伟告诉记者,今年,林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把村道两侧、山根村边空地作为绿化重点,坚决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赛”。

  守好“绿饭碗”捧上“金饭碗”,实现绿色发展

  “山上有树,就是‘宝库’。”农家小院里,扣花营村6组村民毕艳华一边拾掇农具,一边讲述生活的变化,“30年前,山上光秃秃,风来沙乱舞。看着林场建设者让坝上变成绿洲,百姓们也掀起了植树造林热潮。”

  幼树成林,荒山披绿。近几年,每至夏秋,蘑菇、柴胡、山葱……密林中的山珍争着往外冒。“去年,光采山葱,我一天最多能卖2000多元。我家脱贫,全靠这‘绿色提款机’。”毕艳华说,护好山林就是护住了“饭碗”,这已成为乡亲们的共识。

  这几天,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渐次开花,家住钓鱼台湿地公园附近的邢国林,也开始忙碌起来。能满足100人同时就餐的农家院,被他打扫得纤尘不染。

  2003年,靠着4间土房、4张桌子,老邢便成了当地最早吃“旅游饭”的人。人实在、手艺好,老邢很快成了富裕户。就在他准备扩大规模大干一场时,两个儿子先后患上尿毒症。为治病,老邢花光了积蓄,还债台高筑,成了贫困户。

  “我也心灰意冷过,但依靠塞罕坝,就不怕富不起来。”邢国林说,茫茫林海就像一座“绿色丰碑”,每年来此参观学习、游览观光的人越来越多。为了端好旅游“金饭碗”,老邢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餐厅、装客房。2018年,还清外债,成功脱贫。

  为带动更多百姓从生态产业中受益,塞罕坝机械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相继打造了七星湖湿地公园、塞罕塔、亮兵台、滦河源头等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推动围场县域旅游景区实行一票通游,助力围场文旅产业发展平台和“万家客栈”乡村旅游发展平台建设。

  据统计,在林场的引领带动下,周边乡镇通过发展农家游、手工艺品、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带动1200余户贫困户1万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景区内120余家旅游服务经营场所,每年为周边百姓提供了1万余个就业岗位。

  为更好地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生动范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林场编制完成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方案》,正式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

  在“二次创业”中,塞罕坝机械林场将通过劳务用工等形式,吸收周边群众参加森林经营、护林防火等工作,进一步释放林业生态富民功能。积极开展林下种植羊肚菌、红景天、金莲花等试验研究工作,引导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等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

  安长明表示,力争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林场实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管理机制全面创新、绿色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成果区域共享,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的目标。

关键词:塞罕坝,就业,脱贫攻坚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