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桃产业强农富民
河北绿岭公司董事长高胜福(中)在车间检查烤制核桃品质。(资料图片)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8月中旬,临城县26万亩优质薄皮核桃到了收获的季节。作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的“掌门人”,董事长高胜福格外忙碌:安排落实核桃收购,操办第十届中国核桃节,加大核桃系列产品推销力度,积极洽谈招商合作项目……“今年的核桃再获丰收,我们得尽快帮农户把树上的核桃变成手中的钱。”他说。 绿岭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集优质薄皮核桃品种研发与繁育、核桃种植与深加工、销售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企业,一头连着山区千万家农户的腰包,一头连着外面的市场。受疫情冲击,春节后产品销售一度放缓。“好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帮我们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目前销售形势明显好转。”高胜福说。 “习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让人深受鼓舞,我将切实承担起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高胜福表示,现在,公司决定按照去年的标准敞开收购农户的核桃,“品质不降,价格不降”。 “是李保国老师帮我成就了‘绿岭’” 来到临城县绿岭万亩国家级核桃示范种植基地,满岗满坡的核桃树。“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乱石遍布的荒岗,是李保国老师手把手帮着我发展起薄皮核桃,并一路护航成就了‘绿岭’。”高胜福说起绿岭公司的发展,把首功归于“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教授。 高胜福曾有一份稳定的工作,1999年,作为党员的他积极响应临城县“开发荒山”的号召,与他人合伙,首期承包了3000多亩荒岗。但这里一无土,二无水,属于洪水冲积多砾石岗地。种什么?怎么种?他找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经过反复勘测,李保国最终帮他选定了经济价值高、市场空间大的薄皮核桃。 随后,高胜福和同伴们多方筹集资金,以“开沟换土、客土造林”的太行山浅山区治理模式,开始了大规模的荒岗改造工程。2000年,临城县第一批薄皮核桃生根发芽。 开发荒岗投入像个无底洞,几年见不到效益,有些股东受不了而退股,高胜福也一度产生了动摇。这时,李保国鼓励他说:“让荒岗秃岭变成种满薄皮核桃的绿岭,这是多好的事儿啊。”仿佛受到使命的感召,高胜福终于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念,还把公司正式定名为“绿岭”。 为了让薄皮核桃真正成为造福一方的富民产业,李保国带领团队扎根临城,从国内外引进24个核桃良种,精心繁育出“绿岭”“绿早”等丰产优质核桃品种,与绿岭公司一起,成功探索出太行山浅山区荒山综合治理模式、核桃矮化密植管理技术以及树草牧沼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使薄皮核桃的产量和价格比厚皮核桃翻番,让荒岗秃岭实现了每亩5000元以上的高收益。 “绿岭模式”绿了荒山富了百姓 绿岭公司站稳了脚跟,高胜福开始按照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思路,大力推广薄皮核桃种植。 “临城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有60万亩山场,有大量的山区农民处于贫困线下。我们开发薄皮核桃的初衷,就是改造荒山、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既然蹚出了路就要让大家一起走,不然就辜负了李保国老师的心血。”忆起往事,高胜福郑重地表示。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帮扶下,绿岭公司逐步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科技带动、就业创业的扶贫带富“绿岭模式”:通过“统一提供优质苗木,统一核桃树管理技术,统一核桃树种养模式,统一生产物料供给,统一核桃品牌,高于市场价回收核桃”的合作经营模式以及贫困户入股分红模式,直接带动7000多个农户增收致富。 随着薄皮核桃种植面积的飞速增长,为了促进核桃产业的发展,避免核桃种植户陷入销售难,高胜福还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012年以来,公司投资3.8亿元建成了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开发出核桃乳、烤核桃、核桃奶片、核桃油、核桃肽、核桃胶囊等6大类30多个产品,每年加工核桃原果2万吨以上,销售收入近10亿元。依托核桃示范种植基地建成了李保国科技馆、核桃博物馆、核桃文创中心及住宿餐饮等设施,形成了以红色教育为主,集拓展训练、研学、消费体验为一体的核桃小镇。公司还在贫困户较集中的村设立30个核桃仁加工点,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开展“全民卖核桃”活动,让更多农户守着家就业创业。 千方百计扛起核桃产业发展大旗 近年来,绿岭公司相继获得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等殊荣。高胜福却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 高胜福介绍说,绿岭公司与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先后研发了不加香精的核桃乳、风味独特的烤核桃等产品,开发出脱衣核桃油加工技术与脱脂核桃仁全利用技术等。为了破除“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绿岭公司积极招引人才,大力调整管理和营销模式,逐渐形成了直营销售、渠道销售、网络销售“三驾马车”闯市场的格局,建立了3个电商直播团队,还通过区域代理的形式,将产品成功打入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不久前,我们与有关机构达成协议,开启了‘千人网红直播’,利用网红带货的优势重点促销以多味烤核桃为代表的休闲食品,成效喜人。”高胜福说,目前烤核桃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日产量超过20吨仍供不应求。 在绿岭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车间,精品核桃油加工等项目即将启动建设。绿岭公司还充分发挥自身研发、种植基地和加工等优势,积极推进核桃产业共享平台建设,目前正在洽谈引入一批经营主体,展开不同形式的深度合作。“我们既然带动发展起薄皮核桃种植,就要开发好、推广好、销售好核桃产品,扛起核桃产业发展大旗,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落到实处。”高胜福坚定地说。 记者手记 责任,成就“核桃哥”的20年坚守 □王永晨 高胜福网名“核桃哥”,自起名以来一直未改。正如他20年如一日沉醉于薄皮核桃产业,再苦再难也一直咬牙坚持。 为什么要负重前行?高胜福将其归结为责任。他带领公司从零开始直接把1.8万亩荒岗秃岭变成了核桃林海,还带动了200多万亩的薄皮核桃种植,惠及数以十万计的农户。他总觉得,如果不能挑头把产业发展壮大,就辜负了太多人的期望。 “核桃是个好东西,但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他举例说,核桃油的油酸、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A含量均高出其他油品几倍到几十倍,但受限于成本和市场认知等原因,距离市民的餐桌仍有点儿远。他现在正在策划打造“核桃哥讲核桃”系列短视频,把关于核桃的事儿说细说透。“越干越觉得有干头,我这辈子就交给核桃了。”他憨厚地笑着说。 |
关键词:农产品,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