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精准扶贫

“他把心掏给了村民”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20-09-18 15:50:5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9月3日,海拔1100米的涞源县金家井乡北黄土岭村已有了凉凉的秋意。扒拉了两口早饭,省委组织部正处级巡视专员、驻村第一书记郭文东就奔向村南养牛场。

  “咱这里冬天气温太低,一定要跟水利部门砸实了,确保把保温措施做好!”几天前,郭文东协调县水利部门,为养牛场配建水窖。关系村民们养的160头牛过冬饮水问题,郭文东每天都要往工地跑几趟,每个环节都要过问把关。

  “郭书记驻村3年多了,他总想着为村民多干些事!”村党支部书记池海青说,他把心掏给了村民,实事一个接着一个干,在脱贫致富的道上奋力领跑。

  掏真心、换真情,和群众拧成一股绳

  “到最艰苦的地方,啃最硬的骨头!”北黄土岭村位于涞源县西北部深山区,是全县最穷最差的村之一。2017年3月,当时为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副处长的郭文东主动请缨,到该村帮扶。

  “一个个细皮嫩肉的,能跟着咱们吃苦?怕是走个过场吧!”起初,大多村民对郭文东和工作队队员没抱太大希望。

  面对猜疑,郭文东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群众。没有他们的信任,战胜贫困就无从谈起。必须想办法和他们拧成一股绳!”

  “老姚又犯病了,你快来瞅瞅!”一天深夜,熟睡中的郭文东被村民姚生雨的老伴儿叫醒,他一骨碌爬起床,飞奔到老姚家。只见老姚脸色发白,有气无力地倚在床头,情况非常紧急。“120急救车从县城来就得一小时,不能等!”郭文东立即开上自己的汽车,将老姚送到了县医院。幸好老姚只是突发高血压并无大碍,他这才放了心。

  “有困难找郭书记,他是咱们的贴心人!”这件事消除了村民们的疑问。渐渐地,大伙儿对郭文东和工作队队员开始刮目相看,在脱贫路上重拾信心。建新居、修街道、兴产业……不到一年,小山村旧貌换新颜。

  “工作队总有撤离的那一天,撤队后村里的工作、产业发展还得靠村党组织和村干部。”郭文东认为,年轻人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他开始边带着乡亲们战贫,边谋划“后半篇文章”——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今年33岁的池海青多年在贵州承包工程,头脑灵活,敢闯敢干,还是党员。2017年底,他回来探亲看到家乡的变化,内心受到震撼,言语中流露出回乡创业的想法。听到消息的郭文东立即入户家访,两人进行了一番长谈。

  “村里的确需要你这样的年轻能人挑大梁,但留在村里,你的生意就会受影响。”郭文东推心置腹。

  “您一个外地人,都能为乡亲们掏心掏肺,我更是责无旁贷!”池海青一脸真诚。

  2018年,村里换届选举,池海青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5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到40岁,干起事来有板有眼、步步争先。3年来,郭文东还带着村党支部发展了13名中共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从前整天看不见村干部,现在他们随时在身边。”村民说。今年疫情最严重时,村民外出不便,池海青和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海东不计个人得失,搭油出车一次次跑县城,义务为村民代买药品、生活必需品,年轻的村干部成了乡亲们称赞的贴心人。

  盖新房、村变样,激活山村人气旺

  “老郑刷抖音讨上了媳妇!”前不久,46岁的光棍汉郑贺龙娶媳妇的消息传遍了全村。

  “开玩笑!刷抖音就能娶上老婆?是咱村的巨大变化吸引了人家!”郑贺龙一脸正色道。

  在郑贺龙发出的抖音视频里,只见白墙青瓦的徽派新民居整齐排列,宽阔平坦的街道干净整洁,山上有光伏电站,山下有鸡场,一幅兴旺秀美的乡村图景。很多网友给他点赞留言。其中,一位曲阳的女士与他谈起了恋爱。

  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还是一幅破旧的景象。

  郭文东清楚地记得,刚进村那天,天降鹅毛大雪,北黄土岭村仿佛林冲守护的草料场,凌乱不堪。家家户户住的土坯房,似乎一脚就能踹倒,整个村没有一条平整路。村民养牛养羊,人畜混住,布鲁菌病发病率很高。风大时,沙尘伴着牛羊粪,不小心就会灌一嘴。

  “这样的破山村留不住人!”村民们告诉郭文东,除非你有本事把村子“翻个个儿,全给我们盖成新房,要不没希望!”

  “那就把整村改建作为脱贫攻坚第一战,先把人气聚起来。”经过反复调研摸底,郭文东和村民形成一致意见。

  谁来出钱?谁来建设?村民又提出一连串问题。

  跑乡里、找县里,协调北京对口帮扶资金,接着又请来专业建筑单位做规划、搞建设,春夏两季,忙前忙后,郭文东将村民先前的一个个问号拉成了叹号——村民住新房不用花一分钱。

  2017年10月,新居全部建成;11月,82户村民全部迁入新居。

  “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新房,还是精装修,没想到老了还能住进这样的好房子!”刚搬进新家那段时间,姚生雨高兴得睡不着觉。

  2018年,郭文东又带着乡亲们陆续完成道路的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等工作,整个村庄旧貌换新颜。

  “原来村里破落,人都往外走;现在村容焕然一新,人开始回流。”郭文东说。

  谋产业、脱真贫,致富路上步步实

  “算上这个鞋厂,郭书记已为村里引进了5个扶贫项目了。”村东头的空地上,一台推土机正在平整地面,1200平方米的制鞋厂房基本建成。鞋厂投产后,不仅可以安排该村2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还能带动周边60多人就业。

  池海青是生意能人,在他眼里,郭文东引进扶贫产业有窍门:既要符合村情,又要收益稳定,还要带动力持久。

  村北的山坡上,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座399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能稳定为村集体创收40万元,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能增收3000元。”郭文东笑着说。

  可2018年建这座电站时却费了一番周折,要不是郭文东力争,北黄土岭村险些错过这个增收项目。

  当时,建设方以所选场地不符合光照要求为由打算弃建,工程人员开车要走。“我就不信这么大山场找不到一块建光伏电站的地方!”郭文东硬拉着工程人员上了山,最终找到一块适宜的场地,这才建成了规模较大的光伏电站。

  北黄土岭村村民有养牛的传统。郭文东因势利导,在村南山坡上建设了现代化养牛场,水、电、路全部配套,全村160头牛实现集中养殖、人畜分离。随着近两年肉牛行情看涨,每个养牛户都致富了。

  村北有光伏电站、村南有养牛场、村西叠坝造地、村东养殖柴鸡……3年多来,郭文东硬是在自然条件差、产业基础几乎为零的北黄土岭村搞出了一个又一个富民产业,形成了“村落在中间,产业兴四边”的兴旺格局,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905元,增幅达71.8%。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可为全村创收100多万元。

关键词:扶贫,脱贫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