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踏踏实实为乡亲干点事”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20-08-03 10:01:5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最近收购土豆情况怎么样?”7月27日,刚从外地开会回来的郑林亭路过村民张福存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库,关切地问。“不错,另一个25吨的库已经满了,这个还能再收几吨,郑书记你要有客户就接着给介绍啊!”张福存高声应着。

  1984年9月,肩负着群众的期盼,退役不满一年、年仅21岁的郑林亭担任定兴县东落堡乡南大位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36年。36年来,郑林亭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村民和工作,换来了全村的巨大变化。

  想在前、干在前,做百姓致富的领路人

  1983年12月,郑林亭从部队退役返乡。离家3年,看到村里乡亲们的日子还是那么苦,郑林亭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老支书找到他,让他锻炼锻炼给村里服务,他欣然答应了。

  郑林亭清楚地记得,乡里宣布他当南大位村党支部书记那天,特意放了一场电影。可乡干部和老支书站在幕布前为大家引荐这位新支书时,坐在台下的村民都笑了。

  “他刚21岁,从部队回来没多久。大家也有担忧,一个孩子,能行吗?”南大位村村委会主任杨泽清说。

  可这个“孩子”并没有怯场。“他等大家安静下来,开始谈村里的一些问题,今后该怎么办。”杨泽清回忆,大家被他的淡定从容震住了,更主要的是,觉得这个“孩子”说的是那么在理儿。最后不但没人笑了,还都给他鼓起掌来。

  郑林亭在部队表现优秀,很早就当了班长。回到家乡,他把乡亲们当成是他的战友,他说自己有责任带他们冲锋陷阵。

  入户走访,听村民意见;拜访乡贤,取经求教;到外村考察,看书听新闻……郑林亭像海绵一样吸收各方信息。他认为,南大位村虽不依山傍水,但村小人少耕地多,要是把土地资源利用充分,照样能发家致富。

  然而,当时村里线路老化,供电容量小,生活生产用电供应严重不足。没有电和水,连庄稼都养不活,何谈发展致富?郑林亭意识到这个村里“卡脖子”的难题。

  郑林亭跑到县里,找相关部门协助,找专家科学制定电力改造规划,又找来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排查,指导规范操作。村“两委”班子按照生产小队分组挨家挨户做工作,没两天工夫就组建了施工小队。

  上百根电线杆,每根七八百斤,郑林亭带着村民们没日没夜地干了20多天,硬是把电线杆全部立起来电线全部换了,“那真是又苦又累,手都磨破了。我是从部队出来的,吃苦受累没啥可说,可乡亲们没有一个抱怨的!有这样淳朴的老百姓,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大家带头服务?”

  电线粗了,功率大了,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实惠。此后,打井、修路、二次电网改造、三次电网改造……村民们越来越相信,跟着这个从部队出来的“小支书”干,没错!

  郑林亭不爱看电视但是爱看新闻,喜欢研究中央文件,“要掰开揉碎吃透中央精神,中央把农村未来的发展路径都指明了。”

  想清楚了发展的路,村“两委”班子引导村民把耕地全部种植了白萝卜、土豆、鲜食花生、甜玉米等经济作物,仅此一项,村民年人均收入就达到1万元。“经济作物,保鲜很关键。”郑林亭说,目前全村建有用于蔬菜保鲜存储的冷库11座,容量达150万公斤,还成立了南大位村村民合作社,建成了南大位农产品批发市场。

  “这还不够,我们正在加紧建设,保证仓储能力达到250万公斤,实现与全国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对接,吸引更多客商常驻采购。”郑林亭说。

  有胆识、有魄力,做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心骨

  “收垃圾喽!”清晨,一辆农用车穿梭在村子的大街小巷,车顶的喇叭不时响着,各家各户麻利地将打包好的垃圾袋放到车斗里——眼下在很多农村能看到的这一幕,早在十几年前就出现在南大位村了。

  “在部队生活尽管只有3年,可对我的影响却是长久的。”郑林亭举例说,在部队习惯了叠“豆腐块”被子,把卫生打扫得一尘不染,而十几年前的南大位村内垃圾乱倒,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不说,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弊端。

  早在2003年,郑林亭就开始研究垃圾处理问题。“垃圾怎么扔,扔在哪?如果现在的解决办法比之前更省力更方便,老百姓无序扔垃圾的习惯就能改变。”

  经村“两委”研究并征得广大村民同意,村里把原先的4个垃圾池全部拆了,在离村500米的地方确立了一个垃圾集中填埋点,每月集中掩埋一次,这样就把“垃圾扔在哪”的问题解决了。

  由于集中填埋点离村民家比较远,还涉及“垃圾怎么扔”的问题。郑林亭决定,先由村“两委”成员每周三和周日的早晨开着自家车到每家门口收垃圾,再清运到填埋点。

  “全村不到300户,建筑垃圾怎么解决,生活垃圾怎么处理,经过两个月的测算我们心里有数了。”郑林亭说,纯靠村“两委”成员义务清扫和装运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让村民都参与,大家的积极性才高。

  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召开村民代表会后,村里最后决定,按每户每月3元钱的标准收取垃圾清运费用,将垃圾清运工作承包给个人。

  “很多外村的姑娘们因为南大位干净愿意嫁进来呢!”南大位村信息代办员李淑英笑着说,南大位的村容村貌成了当地一个名片,因为效果很好,这种模式早在2014年就被全县推广。

  在郑林亭看来,要实现真正的“美丽乡村”,不光要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还要让村民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村里专门修建了文化广场,每天早晨5时许,30多位老人开始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做老年健身操;晚上,广场上有六七十人练习太极拳。“一开始请过老师,后来郑书记教,他是村里太极拳练得最好的!”李淑英笑着告诉记者。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为了缓解群众居家隔离的紧张情绪,郑林亭组织村民开展了在线居家文化,“我们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号召大家每天都往微信群里发在家的文体活动。”

  广场舞、太极拳、唱歌、朗诵、抗疫诗歌……记者在李淑英的微信群里看到,大家发的节目视频、音频精彩纷呈。

  “我就想踏踏实实为乡亲干点事。”郑林亭说,眼下他还想做一件事,就是为村民建一座抗疫纪念碑。疫情期间,支部党员从防控第一天起,处处冲在前面;广大村民争着抢着要当志愿者,还有很多在外地回不来的村民自发捐款……“大事面前,村民表现出来的团结、奉献,是我们村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铭记。”

关键词:书记,扶贫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