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授”李晓林
“农大实验站里使用高产高效综合技术,小麦亩产达到1200斤、玉米1600斤;一墙之隔的农民的地里,小麦亩产仅有800斤、玉米1100斤。只有一墙之隔啊,怎么会这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说,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科研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发论文、评奖,要让科技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自1990年回国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晓林在植物营养方面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励。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一个问题越来越强烈地困扰着他——科学研究怎样才能走到田野,转化为农民实用的技术? 距离北京400多公里的河北省曲周县有中国农大的实验站,老一代农业科学家们在这里改土治碱,有几十年的合作基础。2009年,李晓林放弃安逸的都市生活,来到偏僻的曲周农村,开始了农业科技推广探索。 开始,他带着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四处寻找科技推广试验田,多方努力下,在实验站南20多公里处找到一块集中种植玉米、小麦的田地。然而一打听,这一块田地竟被几十户村民承包,分成了几十个小块。 “想让农户做试验太难了,有的嫌麻烦,有的不服气,还有的啥也不说就是不行。”李晓林回忆说,他请乡村干部帮忙协调,总算有20多户农民愿意拿出连片的163亩地来试验。于是,他们就利用这163亩地搞起了高产高效技术推广的核心示范区。后来,他们又在其他村庄陆续建起示范点。 在示范区或示范点,耕种仍以农民为主体,只不过要种植李晓林团队选的品种,按照标准来浇地、施肥、进行田间管理。 为了全程跟踪农民生产活动,李晓林和其他4位师生一天两次往返中国农大实验站和试验田之间。为了不浪费时间,他们和白寨镇政府协商,在镇政府附近找了一个院子安顿了下来。放弃了农大实验站舒适的居住环境,他们长年吃住在这个院子里,对外挂起“科技小院”的牌子。 示范区第一季玉米成熟了,比其他地方农民耕种的田地平均产量提高了16.8%。这样一来,农民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按照示范区、示范点的方法科学种植玉米和小麦。 看到北京来的专家指导的玉米获得高产,后老营村村民们“眼红了”。这个村是西瓜种植村,当时村民正苦恼于西瓜死苗、产量低等问题。应农民邀请,李晓林在后老营村建起了服务西瓜种植的科技小院。 “小院一来,解决了西瓜连作障碍问题,产量增加,品质改善。后来,我们还成立了合作社,打开了市场。”一位瓜农说,自此,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科技小院开始在当地“发酵”。李晓林又陆续应村民邀请在多个村庄建设科技小院,农大植物营养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了科技小院的常驻队伍,他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开展研究的同时搞技术推广,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服务农户。 科技小院越来越多,李晓林也成了大忙人。他每年30余次自驾车往返北京和曲周,一年中有200多天时间在曲周和农民群众一起生产劳动。就这样,被大家称为“农民教授”的他一干就是10年。 今年5月18日,村民吕增银在白寨科技小院遇到李晓林很是惊讶:“我这几年没怎么种地,也不到小院来了,你们还没走啊?” “任务没有完成呢,走不了!”李晓林半开玩笑地说。 此时,距吕增银和李晓林认识已经10年之久。 吕增银说,前些年种地的时候,一有事就找李老师和同学们,有时候半夜把李老师喊起来,现在想想真是苦了他们。 在李晓林的努力下,10年间,科技小院渐渐从曲周走向全国,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目前,已有23个省市建设了127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不但拆掉了农民和科技之间的篱笆墙,还培养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研究生人才。 “农业工作者和农作物一样,需要把根扎到生产一线,扎到农民之间,才能真正地发现解决问题,让科技迸发出促进农业发展的巨大威力。”李晓林说,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实、思”两个字,“实”是头戴帽子下田去,“思”是把农民的田放在心上。 |
关键词:农民,扶贫,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