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头条新闻

筑牢返贫防线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赵永辉 2019-05-17 09:48:1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5月14日,村民在威县西贺钊村一扶贫加工点加工皮毛制品。近年来,威县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扶贫加工点,助力产业扶贫,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目前,该县已发展“一村一品”手工业扶贫示范村百余个,带动1.6万余群众稳定增收。

  记者赵永辉摄

  □记者高原雪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越容不得半点松懈。

  目前我省还有13个贫困县、39.95万贫困人口未脱贫。面对今年实现33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如何巩固成果、防止返贫,托起贫困群众“稳稳的幸福”?

  记者跟随省政协调研组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贫困群众家庭经济基础普遍薄弱,往往经受不起天灾人祸、事故变故的“风浪”。一些贫困县尽管已经脱贫摘帽,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和发展能力弱的现象依然存在,返贫风险不容忽视。处理好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消除返贫因素应成为当务之急。

  织密保障网,筑牢“防火墙”

  5月13日临近中午,44岁的临西县东留善固村村民孙焕平,刚从地里干活回来,说起自己的病至今她还有些后怕。“要不是前年体检查出乳腺癌,及时做了手术,进行了化疗,现在真不知道会是啥个样子。”

  靠种几亩农田过活的孙焕平,还有正在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按以前的政策,她拿不出那么多钱治病,只能拖着。现在,政府兜底为她治病,让孙焕平没了后顾之忧。“如果发现晚了再治疗,花费就大多了,可能就把我家拖垮了。”孙焕平说。

  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因病致贫返贫是扶贫攻坚中的“坚中之坚”,防止百姓“病根”变“穷根”,健康扶贫至关重要。

  近年来,临西县坚持把健康扶贫作为攻克脱贫攻坚“坚中之坚”的关键举措,坚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为全县贫困人口开展精准的健康服务,筑牢避免因病致贫返贫的“防火墙”,形成有效的脱贫防贫长效机制。

  “大病致贫返贫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家庭的经济抗风险能力低,而医保大病报销以及大病救助有时不足以为他们提供有力的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副主委、唐山工人医院院长胡万宁提出,啃下因病致贫返贫这块“硬骨头”,治大病的同时更要防慢病,将“防病致贫”关口前移,减少因病致贫返贫“后备军”,长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胡万宁认为,在逐步提升医保水平的同时,还应提升农村医疗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为基层群众提供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医疗资源的公平化。

  打好特色牌,破局同质化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缺乏统筹规划,在扶贫产业选择上片面追求“短平快”,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产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影响了产业扶贫的效果。

  为打好特色产业扶贫牌,2018年,保定市制定了《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各县(市、区)、各乡镇、各村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需要,精准施策,制定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和计划,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深处,生态环境优良,原料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适宜优质食用菌的培育生产。阜平县经过研究和综合分析论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培育,建成香菇、木耳规模园区91个,辐射带动农户1.5万余户,其中贫困户7000余户,户均增收2万元。

  ——光照充足、土地贫瘠、植被稀少,曲阳县将光伏发电项目作为重要的扶贫产业,把昔日荒山秃岭的太行山打造成能“种电发电”的“太阳山”。

  ——野三坡景区带动能力强,涞水县将旅游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村民要么开起农家院,要么到景区饭店去打工,收入提高,腰包也越来越鼓。

  “保定的实践表明,产业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杨玉成认为,推动扶贫产业落地见效,应在精准上做足文章,精准对接市场、精准对接特色,因地制宜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杨玉成建议,产业规划应注重与扶贫规划、旅游规划等结合,充分考虑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按市场规律发展产业,增强产业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

  “产业发展还应注重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杨玉成提出,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育发展扶贫产业,确保扶贫产业符合国家发展大势,顺应市场需求。

  选准产业是基础,打造品牌是关键,利益联结是保障。

  一些委员建议,应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引导更多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社会化组织发挥带动作用,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叫响品牌,不断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扶贫产业数据库和市场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产业与市场更好对接,避免无序生产、同质竞争。

  不只“挪个窝”,更要“铺好路”

  “刚来的时候有点住不惯,隔三岔五就想回老房子。”聊起刚搬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时的感受,性格爽朗的灵寿县团泊口村的牛大爷向记者直言。

  去年,依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牛大爷一家从灵寿县团泊口村搬迁到了安置小区。对新的生活环境,牛大爷“又爱又怕”,爱是因为看病、上学确实方便;怕的是因为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步入新生活摸不着头绪:电视机信号怎么调,马桶怎么用……

  看起来不起眼的生活琐事,在搬迁群众那里却可能成为决定“我要不要留下来”的大事。为了让搬迁群众安心,小区工作人员想了不少办法:手把手教老人用电视机、马桶,逢年过节组织文艺演出把大家聚起来联欢……一桩桩、一件件,帮着搬迁群众由“农民”向“市民”转变。

  “离开土地,搬进楼房,以后靠啥过活?”面对搬迁群众的顾虑,灵寿县委、县政府根据各村特色,从近期脱贫保障、中期产业实施、长期后续发展方面综合考虑,逐户逐人落实后续产业和帮扶措施,覆盖所有搬迁贫困人口。

  “光伏补贴3000元,村集贸市场分红能有1000多元,1亩桃树大概能挣八九千元,加上在漫山花溪谷等旅游区打工,一年收入3万多元不成问题。”团泊口安置小区居民谷梅妮给记者算起家里的经济账,脸上也乐开了花。

  脱贫不等靠,幸福自己造。激发搬迁户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省政协委员、隆化县副县长黄智冬认为,脱贫攻坚进入到当前阶段,应当将“脱贫”与“扶志”同步推进,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返贫。

  黄智冬建议,加快完善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紧密结合的脱贫工作机制,树立“帮勤不帮懒、扶干不扶看”的政策导向。要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过“搬迁脱贫示范户”“脱贫光荣户”评比表彰活动,营造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未搬迁户到已建成搬迁的安置区参观学习,通过已搬迁户现身说法,引导“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群众转变观念,主动搬迁脱贫。

  “做好扶贫搬迁的关键,就是落实好搬迁安置小区和配套产业园区两区同建,在生活、生产上为搬迁贫困群众做足保障。”黄智冬建议,设立扶贫搬迁励志基金,对主动搬迁、积极生产的先进典型给予适当奖励。同时,尽可能多地开发多种公益性岗位,如护林员、保洁员等,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参与劳动中得到扶持。

关键词:产业,扶贫,市场需求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