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头条新闻

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9-05-08 10:37:2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扶贫理论的新发展,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必须进一步探索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意愿和能力。

  转变扶贫方式,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参与式扶贫转变

  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部分帮扶单位把扶贫工作简单理解为给钱给物,有的甚至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这种扶贫方式,可能一时见效,却解决不了根本的、长远的问题,还容易助长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因此,要转变传统扶贫方式,建立可持续的扶贫长效机制,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参与式扶贫转变。

  采取“奖补式”扶贫,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减少普惠式救助,多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帮扶方式,提倡多劳多得、早干早得,不干不得或少得。通过优化政策供给,建立健全收益与劳动挂钩机制,让主动脱贫、勤劳致富的贫困群众能够获得更多实惠,以此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

  推广“参与式”扶贫,激发贫困群众的发展潜能。在扶贫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扶贫工作监督等多个层面,赋予贫困群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使贫困群众从脱贫攻坚的旁观者变成积极参与者,充分激发他们的致富动力。

  创新参与方式、拓宽参与渠道。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卫生治理、环境绿化等过程中,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我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在产业发展中,鼓励他们以土地、房屋、劳动、集体资源等入股,通过参与产业发展获取收益。在这方面,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比如,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村引导村民深度参与危房改造和扶贫产业发展,将每家新房的三楼改造成“瑶族妈妈的客房”,在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嵌入式”休闲旅游,大大增强了村民的脱贫能力。

  提高组织化参与水平。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带动作用,还要加快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引领贫困群众有组织地参与脱贫发展。如河边村组建“河边发展工作队”,成立青年创业小组,全方位引领贫困群众发展新兴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实现了贫困群众与现代发展元素及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

  注重扶志,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就提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扶志,就是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文化教育,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

  创新宣传形式,激发主体意识。借助广播电视、农村大喇叭、文艺汇演、扶贫微信群等多种宣传渠道,向贫困群众及时传播扶贫政策,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转变“等靠要”等落后观念。在这方面,张家口市康保县的经验做法值得学习。为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康保县在全县326个行政村实施了村内广播、刷写标语、政策明白卡、村务公示栏、扶贫微信群等“八个全覆盖”工程,成功营造出“脱贫户户需努力”的浓厚氛围。

  强化典型示范引领。积极开展致富能手、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脱贫家庭星级评选活动,广泛宣传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让他们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培育起“自强自立、勤劳致富”的良好风气。

  完善村规民约,培树文明新风。要依托孝老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积极完善村规民约,从根本上消除一些地方存在的贪图安逸、安于现状、游手好闲、嗜酒赌博等歪风陋习,避免因不良风气而产生致贫返贫现象。邯郸市馆陶县推进孝老敬亲活动,引导各村成立了“孝老会”,建立了“孝老卡”制度,由子女为父母定期向卡内存入一定金额的赡养费,对不按时给付赡养费的进行公开,形成了有利于脱贫攻坚的良好环境。

  注重扶智,实现从“无力脱贫”向“能够脱贫”转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整体素质和能力偏低,是贫困群众不能有效摆脱贫困的重要原因。要如期实现脱贫目标,需加大教育扶贫和科技扶贫力度,在扶智上下功夫,使贫困户不仅有脱贫的意愿,而且有脱贫的能力。

  加强教育扶贫。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教育水平,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应持续完善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全链条的多层次教育扶贫政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同时,要提高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的针对性,积极创新教育平台和培训方式,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能学得一技之长,增强经营创收能力。如衡水市饶阳县北歧河村采取“党校+”办学模式,对贫困群众进行订单式培训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加强科技扶贫。建立多元化科技扶贫投入体系和网络式科技服务体系,以扶贫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为龙头,吸引高等院校、专业技术协会、科技推广机构、技术专家、志愿者等进入服务链条,通过实施技术指导员或科技特派员制度,对有需求的贫困户,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提高贫困群众的科技增收能力。

关键词:脱贫,教育,科技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