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各级政协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帮扶贫困群众
河北各级政协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帮扶贫困群众 一一同心携手助力脱贫攻坚 核心阅读 发挥政协聚合优势,协调各类帮扶资金,“啃最硬的骨头”专项民主监督纳入年度工作要点,脱贫攻坚成为常态化履职内容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精心组织、有效对接、上下统筹、注重实效 长城网讯(人民日报记者 刘维涛)干沟门村是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郭家屯镇的一个行政村,乌立志是河北省政协指派的扶贫干部,担任村里的第一书记。 乌立志先是感觉到了村子的远——从省城石家庄出发,即使是自驾车,到达村子少算也要八九个小时。待拿到村情报告,乌立志一下子感到了压力:10个住民组、11个自然村,散落在6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且大部分都在大山深处。 叶冬松主持召开省政协党组(扩大)会议,研究并通过“同心携手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今年4月初,河北省委召开扶贫攻坚推进会,向全省各界发出号召,“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全社会参与的战役。人民政协的优势在哪里、能做什么、怎么做? “将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政协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河北省政协主席叶冬松说,紧扣脱贫攻坚重大举措、重要政策、重点任务的落实主动履职,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做好帮扶。 从今年4月份开始,“同心携手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在全省政协系统开展起来。这是一场凝聚共识的行动、体现担当的行动、形成合力的行动。 “啃最硬的骨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干沟门村是大村,郭家屯镇是大镇,号称“京津冀第一大镇”。 虽大却穷,隆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郭家屯镇是深度贫困镇,政协机关派出的9名干部来到镇上最偏远的三个深度贫困村:小庙子村、河南村和干沟门村,它们散落在郭家屯的崇山峻岭之间,有的自然村落之间就相距1小时以上车程。 当初分到这三个村,他们也曾有疑问,政协行政资源有限,怎样才能担起重担?但细一思量,他们感到这是对政协的信任:自身资源有限,但政协有独特的优势——强大的协调能力和聚合能力。 “硬骨头”有多硬,先要摸摸底。今年4月,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沈小平来到郭家屯镇,到三个村实地调研。“跟农户算脱贫账,问得实、问得细,在其中一户一聊就是两个小时。”省政协驻村帮扶队领队李占良说,“在调研返回的路上,就开始打电话协调政策资金了。” 据统计,目前省政协为三个帮扶村协调各类帮扶资金5000万元左右。“这里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太多,省政协协调的资金对改变发展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隆化县政协主席刘殿民说。 沈小平到承德市隆化县调研指导精准脱贫工作 对干沟门村74岁的任凤岐来说,扶贫给他带来的最大惊喜,就是那幢宽敞明亮的新房。房子刚刚竣工,白瓷砖的外立面在阳光下闪着光,与旁边30多年的老屋形成鲜明的对比。老屋老了,主体建筑已经倾斜,成了危房,帮扶队帮着协调危房改造资金,老两口花了很少的钱,便可拎包入住这所水电暖俱全的现代化房子。“他们来了以后带来了很多变化,修路修桥修坝,还给我建了这么好的房子!”老人指着“老乌书记”说。 对扶贫工作,乌立志感触最深的还是基层干群关系的再塑,这从老百姓对他们的称呼上可见一斑。他被群众叫作“老乌”,小庙子村第一书记秦昊生得白净,被村民称作“小秦子”,河南村的第一书记王玉洁身板高、嗓门大,被称呼“大老王”。而与此同时,这些从省城来的驻村干部身心早已融入当地,开口闭口都是“我们村”长短,俨然已是村里一员。 “大老王”的电话一直在响个不停,他手头同时有几件事在忙活,一件是帮着村民卖甜玉米,经过“热线”联系,讨价还价,甚至连运费都“计较”,王玉洁终于帮村民与北京一家单位达成了购买意向。此外,改良牛种的事也有了着落,他牵线搭桥引进的板材加工项目厂房已竣工,很快就投产…… 基础设施改善了,发展条件就好了,必须更进一步发展产业。这也是“小秦子”秦昊的心思。三个第一书记中,他最年轻,分到了最偏远的小庙子村。秦昊首先做的是缩短村子与外界的“时间距离”,积极跑办之下,小庙子村至半壁山村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界的两段通村路正在修建。两段路加起来18.1公里,是打通小庙子村与外界的重要通道。“路修好了,农产品运输更便捷了,生态旅游开发也成为可能,有很多文章可做。”已操着当地口音的秦昊说。加固旧房、翻建新房、改良牛种、引进产业、落实项目、通渠打井、修路架桥、筑坝防洪、整治村貌、环境绿化、易地搬迁……省政协驻村帮扶队在帮助三个村加快追赶“小康”的脚步。 “四引四帮”直接与委员履职档案挂钩 “有些地方重集中安置,轻分散安置,特别是早期管理不够规范,出现了购房盖房面积超标、过度举债,自建房屋质量不高等现象。”不久前,河北省政协召开的易地扶贫搬迁专项民主监督座谈会上,省政协委员王玲提出建议。 提得尖锐,答得坦诚:“督导县市进行台账管理,防止‘拿钱走人、花完返贫’等问题发生。”“可考虑引入第三方监督,确保搬迁住房工程质量。”省发改委和住建厅积极回应。 这是纳入河北省政协党组年度工作要点的一次专项民主监督,一次经典的协商民主场景。“问题找得准,切中目前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害。”参加座谈会的省政府常务副秘书长吴晓华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照单全收”。 “政协是政治组织,同心携手助力脱贫攻坚,绝不限于帮扶贫困村,有责任在更广范围内参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献计献策、凝聚力量。”河北省政协秘书长陈书增说,河北政协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已是履职重要内容,实现常态化。 陈书增主持召开省政协“同心携手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五次会议 提案工作是政协的全局性工作。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政协委员相关提案数量激增,如何让这些凝聚着委员智慧和心血的提案落到实处,考验着提案办理工作的成效。 今年以来,围绕重点提案督办,省政协实打实为贫困地区做了不少实事儿。张家口、承德的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主要是资源禀赋不好,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缺水,省政协通过督办“合作扶贫”提案,推广盆栽韭菜技术,目前这项节水农业技术已在张家口市怀安县和赤城县有了一定规模,成为当地一些贫困户的脱贫门路。 “同心”力量不断扩大。各市政协积极衔接省政协“同心携手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出台配套方案。 承德市是河北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身处其中,政协何为?承德市政协向全体委员提出“四引四帮”要求——通过引进绿色项目、发展资金、高端人才、科技成果助力协同发展,通过帮建脱贫项目、帮办惠民实事、帮扶特困家庭、帮助困难学生助推脱贫攻坚。 这是直接与委员履职档案挂钩的组织要求。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承德全市政协系统共引进绿色项目174项、总投资488.2亿元,引进发展资金273.6亿元,引进高端人才251名,引进科技成果237项,帮建脱贫项目244项,帮办惠民实事4.8万件,帮扶困难家庭6999户、资金1856.4万元,帮助困难学生9868名、捐助资金1223.9万元。 “‘四引’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四帮’是助力脱贫攻坚。实践证明,只要心中有大局,手中有抓手,政协工作就能有为有位、出新出彩。”承德市政协主席刘文勤说。 “各显神通”,倾情履职,呈现出难得的生动局面 委员是政协的主体,理应成为政协履职的中坚力量,事实上,正是因为各级政协委员各显神通、倾情履职,“同心携手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才呈现出难得的生动局面。 “我从山的褶皱中走出来,又回到山的褶皱里,这里是我的家,我的根在这儿,我的心在这儿,我的梦在这儿……”承德市政协委员孙士河把这段独白挂在了企业展馆的墙上,也把对村民的承诺写在了墙上。在外打拼30余年,孙士河又到了滦平县金沟屯镇下营子村:“回来就为干点有意义的事儿,干点一直想干的事儿。” 在乡亲们看来,孙士河是个有头脑的人。他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优势,通过流转村民土地发展中药材种植,让乡亲们尝到了足不离村就能挣薪金、拿股金的甜头。62岁的权少维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女儿研究生在读。岁数大了外出打工没人要,家庭情况也离不开。孙士河的公司,正契合了他不出村能稳定挣钱的需求。如今下营子村45户贫困户,已脱贫37户。 承德市政协主席刘文勤在围场县五家村调研农业扶贫项目建设 “给米给面不如找点事干,你看看他们都特别自信,都是自己挣的钱!”孙士河介绍他的农民员工。回村干了4年多,村里的变化出人意料,有几个现象令人深思:没有一起打架的,没有一起上访的,原来三个麻将室都不够用,如今凑一桌都难了。 在承德县双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我们见到了辛云岭,他是承德县头沟镇双庙村的贫困户,早年在外打工,一次工伤事故让他铩羽而归,意志消沉之际,双承公司董事长张明找到他,给他分配了个夜间看机器的活儿,如今他已渐渐学会了不少技术,靠本事吃饭了。妻子也在这家公司打工,两人一个月有5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此外还有土地流转的租金和分红。 张明是承德县政协委员,公司采取的“企业+基地+农户”扶贫模式,辐射带动了28个行政村,除了吸纳就业,还通过土地租金、合作股金等形式,惠及18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企业界委员出钱出力,各界委员也“各显神通”。省政协委员丁洁是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她组织大病救治专家组成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入户随访和帮扶慰问工作。省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寇学臣发起公益活动“烛光计划”,通过“义捐、义讲、义培、义评”形式,捐赠教学资料,举办讲座,培训教师…… “精心组织、有效对接、上下统筹、注重实效”,河北全省政协系统用实际成果交出一份份“同心携手助力脱贫攻坚”的答卷。今年7月22日,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对这一行动作出批示:“持续用力,争取更大成效”。 |
关键词:政协,脱贫攻坚,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