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创新 让非遗展现时代光彩
公益行动力推非遗发展 景泰蓝、柳编、刺绣……廊坊历史文脉传承颇具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明珠璀璨。我市非遗传承人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通过创意与巧思,用双手和智慧让老手艺焕发光彩。 在香河县淑阳镇,香河县景泰蓝珐琅制品厂专注于多维度传播非遗技艺。30多年来坚持安排残疾人进厂工作,在深耕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打造“无障碍非遗+乡村振兴”的新交流模式,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厂里有15名残疾工人。 厂区内有一间明亮的培训教室。廊坊市级非遗传承人赵瑞民免费定期开班讲授景泰蓝制作工艺,重点接收以残疾人为主的手工艺爱好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赵瑞民看来,掌握非遗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意义重大。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2021年,香河县景泰蓝珐琅制品厂在北京建立设计研发基地,拥有多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技师,近百名生产工人和20余名销售人员。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景泰蓝手工艺,该厂还成立了职业培训学校,自主培养景泰蓝工艺人才,构建“厂中校”实践基地,厂内部分优秀技能工人充当“兼职教师”,为学生讲解自身的工作方法及经验,把生产车间变成实训场地,供学生上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素养,培养众多景泰蓝工艺从业者。 “互联网+”激发非遗“新活力” 近年来,国家级非遗项目固安柳编技艺传承人张万富将传统手艺带上“云端”,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网店销售等形式,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文化。 张万富自小跟着祖父、父亲学习固安柳编,如今,他用柳编与建筑跨界融合思维,创新设计开发出吊花篮、提篮、盘子、洗衣筐、园艺等数十个系列产品,涉及数百个品种。其中,高10.05米、宽7米、长11米的“花田礼堂”在圈内赫赫有名。 “希望固安柳编能从实用品向工艺品,再向艺术品过渡,增加它的附加值。”张万富还与华北航天航空科技大学、廊坊师范学院等高校的设计专业师生进行深度合作,以现代美学引领固安柳编的创新性转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固安县有4万名柳编编工。2011年固安柳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时候,柳编师傅已经不到50人,其中65岁以上有40人。我今年42岁,是固安柳编手艺人里最年轻的。”说到传承,张万富有些忧心忡忡。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固安柳编,张万富在抖音注册了“非遗柳编萌大叔”账号,每天晚上7时进行展示直播,大力传播非遗柳编文化,“要想让老手艺薪火相传,一定得让非遗回归生活,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学习非遗。” 文创衍生让非遗产品更有生命力 “非遗本就是源于生活的文化,在各个时代都引领过时尚、审美及潮流。因此它更应该回归审美,走进生活。”安次区“京城绣庄”负责人武保强说,非遗需要通过“转译”等形式回归百姓生活。 41岁的武保强从10岁开始跟随母亲学刺绣。2007年,他在妻子老家调河头镇石桥村开了“京城绣庄”,并把母亲请来,一边教授当地人刺绣手艺,一边生产各种绣品,并于2015年成立了天置刺绣有限公司。 “艺术贵在创新。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丰富刺绣内容,将刺绣元素生活化。”武保强说,与传统刺绣不同,他的作品抽象、简洁、文艺、现代,更生活化,已研发了600多种新产品,让京南御秀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目前我们95%的刺绣作品销往国外,未来还要将各国文化融入到传统刺绣作品中,继续扩大海外市场,让中国的传统技艺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武保强说。 2018年开始,武保强在妹妹武雅欣的帮助下,开展公益刺绣培训,目前已培训学员3000多人。其中,受益的农村女性达到600多人,使广大“绣娘”不远离家乡,利用闲暇时间增加收入。 |
关键词:非遗,廊坊,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