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吴桥艺人方士英:石板上“绣”出大千世界
亲眼见证一块石头经历浴火重生,将粗犷与细腻融于一身,化身精美的石影雕艺术品,“刺绣”两个字跃入脑海。眼前的河北省级非遗项目吴桥县石影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方士英,便是赋予石头艺术生命的“绣娘”。日前,潜心石影雕创作三十多年的方士英,正在加紧进行冬奥题材作品创作,《雪花》《奥运五环》《冰雪健儿》等作品演绎了非遗与冬奥文化的激情碰撞。 随着一阵有旋律的“叮叮当当”,方士英手持铜錾在黑色花岗岩石板上缓缓游走,一个个或白或灰的小圆点逐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一幅细腻逼真的奥运五环石影雕作品逐渐清晰。记者好奇地掂了掂木架上充当“绣针”的铜錾子,分量不轻,尝试体验敲击不到两分钟,手腕就累得发酸。 “一根铜錾重两斤多,用手腕的力量稳住,敲击时还不能让它位移。”悬空托举铜錾,控制手腕力度,前后晃动敲击……一连串的动作在方士英手中行云流水,一口气循环往复上千次稳稳妥妥,这是三十多年创作练就的基本功。可至今方士英还记得入门第一天练习后的沮丧,那时因为不知道怎么用力,练了整整一天后手腕几乎抬不起来,手指又疼又肿,但她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没上过多少学,也没专门学过美术,热情和痴迷是支撑着方士英慢慢摸索学习的动力。买不起花岗岩板材,就去买下脚料,还曾搜罗人家扔掉的装修瓷砖当练习板。下錾轻重掌握不好,就一次一次地试错,直至达到自己满意的呈现效果,然后在心底默默记住敲击时的手感和力道。“石影雕制作过程中不能出错,一錾下去没有修改的余地,错了只能换石板重新开始。”这些年,为了追求作品的品质,方士英经历了数不清的无眠之夜。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创作后,她常常躺在床上“复盘”着白天的创作,哪一道线条该再清楚些,哪一处还能让人物形象更立体。她是个追求艺术完美的人,在进行难度较大的人物作品创作时,对人物脸部肌肉细腻、神态自然、是否呈现立体感等都精益求精,直到感觉人物就要从石板上“走出来”,才算达到了自己的要求。 当方士英每次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时,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人物肖像、风土人情、动物花卉……她的灵感喷薄而出,先后创作了多个主题系列作品,并频频携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种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大众对冬奥会的期盼也愈发火热,这也唤起了方士英的创作热情。作为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赛场之一,张家口赛区将承办冬奥会的多场赛事。“作为河北人,我特别骄傲,这件《雪花》作品,就是根据张家口的地形图案演变创作的,它也表达了我心中的喜悦。”方士英手中的黑色圆石上雪花晶莹,圆润小巧。与往常的黑色大理石材质不同,这些直径4厘米的黑色石块是黑曜石。 高山滑雪、冰球、短道速滑……一系列小身量、大题材的冬奥主题作品人物形态各异,动感十足。“这种小型作品挂上中国结就成为装饰品了,携带方便,可以当做伴手礼。”通过石影雕作品将自然之美、运动之美、艺术之美融为一体,方士英希望用河北特有的艺术形式展现人们参与冬奥的热情和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成果,为北京冬奥会助力,为奥林匹克精神喝彩。(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
关键词:石影雕,石板,方士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