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转出”好日子
清晨五点钟,天光已经大亮。丰宁满族自治县黑山嘴镇喇嘛栅子村的孟老汉扛着锄头走在路上,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调,他去村里的苗圃,“伺候”今年新栽下的金莲花。 孟老汉所居住的喇嘛栅子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庄,位于镇政府西南25公里,属革命老区。全村共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39户532人,有旱田1300亩、林地近2万亩、荒地3000亩。生产资源看着不少,但百姓的钱包总是干瘪的。2014年人均年收入仅1800元,曾是全县深度贫困村。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村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工程,扶贫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到2020年初,全村97户24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如影随形的贫困“帽子”终于被甩了出去,老百姓着实高兴起来。 “百姓怎么增收?按照4个‘不摘’政策,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培育自己的扎根产业,带动百姓增收!”村党支部书记李占峰说,喇嘛栅子村在省统计局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坚持支部引领,村集体牵头,大力发展苗圃与林果种植产业。该项目流转土地205亩,培育五角枫苗等苗木2万余株,育植大榛子、桃树等约4.2万株,栽植金莲花30万株,林间套种杂粮150亩,通过土地流转、吸收村民就业的方式,带动农民增收。 “去年光务工收入就有3万多元,在家门口务工,还不耽误自家的地,这样的日子真是越干越有劲儿。”孟老汉在苗圃举着锄头,一边干活一边说。 孟老汉名叫孟绪德,3年前他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年纪大了外出务工找不到工作,光种地又维持不了生活。同样的苦恼村里还有不少人。在工作组的帮助下,由村集体牵头,流转土地205亩发展苗圃与林果种植产业,正好解决了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土地流转涉及50余户,多的收益可达到上万元,劳务用工交叉着可达到50到60户,预计年底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李占峰介绍,孟老汉作为村集体苗圃务工的负责人,和村里不少贫困户一起,不光脱了贫,干瘪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这样的日子真有盼头、有希望,正是老百姓所期望的幸福生活!”孟绪德一边干活一边笑呵呵地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喇嘛栅子村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子,如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新村。 |
关键词:土地,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