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头条新闻

建立机制防返贫 产业带动促致富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21-04-29 11:01:0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4月19日,位于魏县魏城镇白仕望村的玄极泰和扶贫微工厂内,女工们正在生产外卖送餐箱。 河北日报 通讯员 王德峰摄

  一座座扶贫微工厂坐落在村边、路旁,一排排产业大棚建在沃野平畴,一幢幢易地扶贫搬迁新民居整齐排列,一张张笑脸绽放着内心喜悦……冀南四月,桃梨芬芳,驱车穿行在魏县的城乡之间,不仅能深切感受到脱贫攻坚给这里带来的巨变,更能感受到这个百万人口大县经济社会大踏步发展的铿锵步伐。

  在全国率先建设扶贫微工厂,入选国家扶贫办推广的“全国脱贫攻坚100计”;全国首创精准防贫机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魏县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果更可持续,在脱贫攻坚的幸福底色上,绘就锦绣小康的壮美画卷,是我们当前的重点工作。”魏县县委书记樊中青表示。

  扶贫微工厂:从“来料加工”到“自有品牌”

  一个个印有“美团”“饿了么”标识的送餐箱陈列在展示架上,有的大如箱笼,有的小如篮筐,双肩背式、手拎式、车载式,颜色、款式各色各样。这些产品出自魏县的一家扶贫微工厂。

  河北玄极泰和温控技术有限公司坐落在该县魏城镇白仕望村,是一家以生产箱包为主的扶贫微工厂。“我们最早是在白沟开厂,2018年,受魏县政府邀请,我回乡办厂带动当地贫困百姓就业。在白沟时,每天也就销售几十个,现在我们每天的销量都在2000多个。其中不少是来自海外的订单。”这家微工厂的创办者、魏县梁河下村青年蒿亚中说。

  50岁的孔祥梅是这家微工厂的女工之一,月工资2000多元。因为需要照顾家人,她不能出去打工。“每天骑着电动车到这儿上班,十几分钟就到了。什么也不耽误。”孔祥梅满足地说。

  “自2017年第一家扶贫微工厂诞生至今,魏县扶贫微工厂已发展到100多家。现在,很多微工厂已从原来的简单来料加工,发展到拥有了自主品牌。不同行业的微工厂还成立了自己的协会,互享订单,分享经验。小小微工厂,正在成长为‘小巨人’。”魏县扶贫办主任陈瑞学说。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在脱贫攻坚中诞生的一个个微工厂,正在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农闲时就近上班,农忙时在地里劳作,打工、种田两不误。微工厂的经营者身在家乡,不仅减少了各种成本,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防返贫机制:从“防贫保险”到“网格监测”

  4月2日,走进魏县魏城镇董河下村56岁的村民李社海家,只见庭院里栽种的葡萄树正在发芽,牡丹含苞待放,小鸡雏在地上快活地觅食。要知道,这可是一个父子都患尿毒症的家呀!

  坐在父亲李社海身边的李小明,今年33岁。他向记者介绍,2012年自己患上了慢性肾炎,那时,家人带他到医院看病,住院都是先交押金,而且报销流程很慢。有一次因为涉及到跨省治疗,报销的费用是一年后才拿到的。2016年,他的病发展成了尿毒症,住院时虽然仍需缴纳住院押金,但报销的比例提高了,从原来的60%升到70%、又到90%,负担轻了很多。到了2018年,父亲李社海肾衰竭就医时,不仅住院不用再交押金,还实现了出院即报。这种变化真是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我们每周要去医院做3次透析,每月还要去做检查、持续吃药。虽然花费仍然不小,但并不担心。除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给予报销外,作为贫困户,只要个人自付药费累积超过5000元时,防贫保险会再次给予救助,自己负担的钱已经很少。要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这样的家早就无法承受了。”李社海父子感慨地说。

  魏县行政审批大厅里前来办理各种手续的人络绎不绝。县医保局的张俊芳告诉记者,老百姓的医药报销数据都储存在电脑里,报销后个人自付数额只要超过警戒线(贫困户5000元,普通群众20000元),名字都会自动从电脑里跳出来,每半个月都会形成一个名单。他们再将名单转给县防贫中心,由第三方保险公司查勘核实后,进行防贫救助。很多百姓直到理赔员上门,才知道自己还可以享受防贫救助。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有效化解致贫返贫风险,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利用大数据筛查;一种是自下而上,通过乡镇、村庄干部和网格员发现,以及村民自行申报。”陈瑞学说,一个106万人口的大县,没有发生一例因病、因学、因灾返贫,层层织密的防贫监测网,起到了关键作用。

  记者获悉,从去年开始,魏县在原来防贫保险的基础上,又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由保险公司自负盈亏,将全县的扶贫微工厂和扶贫资金投入建设的种植养殖及产业大棚全部纳入防贫保险范围。

  扶贫产业:从“蹒跚起步”到“茁壮成长”

  在脱贫攻坚战中,魏县形成了四大扶贫产业:大棚蔬菜、食用菌、密植梨、构树。这些产业成为魏县高质量脱贫的“压舱石”,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在位于魏县现代农业园区的河北绿珍食用菌有限公司院内,一排排高标准的绿色食用菌大棚蔚为壮观。菇房内,密集的立体层架上,一个个朵形的银耳绽放得如碗口大。

  “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包销产品,推行‘统一建棚、统一供种、统一制棒、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和分管管理’的生产模式,带动全县农村、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截至目前,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已帮扶全县1641户6243人,帮扶金额370.97万元。”绿珍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全军介绍。

  今年初疫情来临,绿珍公司也一度遭遇产品外销困难。魏县县委县政府及时出手,帮助园区上深加工项目,同时通过给员工发放稳岗补贴,给予物流补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目前,我们正与一家医药企业洽谈从银耳中提取精纯物质,用于高端保健。同时,还将利用园区和周边环境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旨在打造具有创新引领作用的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赵全军很兴奋。

  绿珍银耳、博浩红薯、瑞博恩食品……一个个扶贫龙头企业的成长壮大,让魏县贫困群众增收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攻坚的成色更足。

  “魏县是全国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县、邯郸市‘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副中心城市,未来几年,雄郑高速、聊邯长高铁、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将陆续实施,再加上脱贫后五年的政策过渡期,实施‘魏文化、水文章、强项目、美城乡’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乡村振兴正当其时、大有可为。”樊中青说。

关键词:产业,致富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