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服务乡村振兴
图为农发行河北分行支持的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支关道梁48MW风电场工程项目。 王如楠摄 本报讯(通讯员王如楠)2019年,农发行河北分行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抓手,全年累放贷款453亿元,贷款余额1478亿元,较年初增加207亿元,增幅16.3%,高于全国农发行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存款余额517亿元,贷大于存961亿元,有效引导了社会资金回流三农。 聚焦粮食安全,发挥“粮棉油收储主办银行”作用。居于粮棉主产省的农发行河北分行始终把支持粮棉收储作为重中之重。2019年全年累放粮棉油贷款153亿元,同比增加54亿元,增幅55%。去年末,粮棉油贷款余额443亿元,较年初净增48亿元,其中累放夏粮收购贷款87亿元,完成总行下达任务的174%,居全国农发行系统首位。支持收购小麦143亿斤,较上年增加85亿斤,增幅68%。强化“大市场、大粮食、大流通、大产业”理念,综合运用“购销+、龙头+、园区+、港口+”等模式,累计向冀粮集团、金沙河面业等一大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投放贷款31亿元,支持企业种植、收购、仓储、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经营。该行分别在秦皇岛市和廊坊市永清县试点建立市、县级粮食产业信用保证基金,既为粮食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又破解了企业“担保难”问题。 聚焦脱贫攻坚,发挥“金融扶贫主力银行”作用。农发行河北分行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各类资源、各方力量向全省贫困地区和重点领域集聚。2019年全年累放精准扶贫贷款125.14亿元,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年度目标任务(50亿元)的250.3%,实现了全省贫困县农发行扶贫贷款“全覆盖”。去年末,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34.5亿元,居全省同业首位。其中,产业扶贫贷款221.12亿元,带动15.78万贫困人口增收;项目扶贫贷款213.38亿元,服务贫困人口225.56万人次。农发行河北分行荣获河北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称号。该行创新履职路径,发放全国农发行系统首笔新兴产业扶贫固定资产贷款,支持武强县河北聚碳生物发电产业扶贫项目;发放全国农发行系统首笔田园综合体新兴产业扶贫贷款,支持涞源县华中绿谷农业园项目,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300余个。向保定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投放扶贫贷款15.83亿元,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任务的158.3%。 聚焦农业农村突出短板,发挥“服务乡村振兴主力银行”作用。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河道治理、生态环保等三农领域薄弱环节,加大金融服务力度。2019年全年累计向300多个地方党政关注、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民生项目投放中长期贷款276亿元。做大做强“水利银行”品牌,向滹沱河生态修复投放贷款35亿元,2019年末水利建设贷款余额达87亿元。大力支持生态宜居建设,向棚改、美丽乡村、农村路网、城乡一体化等领域投放贷款96亿元。大力支持美丽河北建设,向国储林基地、太行山绿化、生态环保等领域发放贷款23亿元,去年末林业、生态环保类贷款余额达105亿元。大力支持“产业兴旺”,累计向高标准农田、土地复垦、土地流转、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流通体系等项目投放贷款65亿元,促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围绕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领域,积极提供融资融智服务。大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探索推出全国农发行系统首笔小微企业“租金贷”模式,向新发地高碑店物流园80多家商户发放贷款4.6亿元。截至去年末,共支持物流、林业、断头路、水源涵养等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32个,贷款余额75亿元。 聚焦风险防控,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银行”。牢固树立全行、全员、全程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着力化解风险贷款、清收处置盘活不良贷款,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分别比去年初下降3049万元和0.11个百分点,实现“双降”,努力创造信贷资金服务全省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
关键词:乡村振兴,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