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头条新闻

我省六措并举为产业扶贫注入新动能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张怀琛 2019-08-29 08:54:3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全省科技扶贫现场会召开,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在精准扶贫中“支撑、引领、巩固、长效”的重要作用,强化科技支撑,增强造血功能,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提供强大引擎。

  “积极落实省委决策部署,近年来,我们广泛组织科技专家、科技人员与贫困地区结对帮扶,加快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推广应用,多措并举,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带动了贫困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健体系

  “过去,部分单位和地区的扶贫工作带有运动式、突击式成分,短期效应显著,但返贫概率高;各单位在帮扶过程中依托各自资源、各显其能,缺乏资金、项目、人员和方式的横向交流与整合。”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统筹推进科技扶贫工作,2018年初,省科技厅会同省扶贫办联合印发了《河北省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八大行动”,创新“四大举措”,对全省农业科技扶贫工作进行安排,并成立了由省科技厅牵头,省扶贫办、省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单位参加的全省科技扶贫协调小组,同时,贫困地区的9个市相应出台了行动方案,初步形成机制。

  此外,加强政策保障,我省《关于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的通知》《关于在全省深度贫困地区加强农业技术帮扶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基本形成了科技主动助力扶贫产业、产业需求对接科技成果的局面,以及“专家团队+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扶贫产业培育+创业主体培育”的服务链条。

  强载体

  治病找病根,扶贫要找“贫根”。良种缺乏、品质不优、缺少适用性技术、产业竞争力不强……这些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受限面临的主要难题。

  “为产业扶贫做强载体支撑,近年来,我省在贫困地区建设了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81家、农业科技园区54家、科技集成创新示范基地35家,在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与贫困县间架起了深度对接的桥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为农村双创搭台,我省还优先在贫困县建设星创天地144家,打造了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创新创业等为依托的创新创业平台。同时,择优认定了180家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237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吸收贫困户就业、股金分红等模式,实现了企业与贫困户相融互推、同频共振。

  “3年来,我省在62个贫困县共引进新品种600多个、新技术380余项,培育壮大了一大批特色产业,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树典型

  我国高校创新成果十分丰富,但平均17%的成果转化率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何让宝贵的科研成果不再“束之高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贡献力量、发挥作用?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我们坚持模式创新、典型引路,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保定市与河北农大签署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战略品牌,引领现代农业在太行山区农村创新发展。

  “‘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是集研发、推广新农业技术于一体的试验示范基地,目前,全省已建成50个,服务10大类、26个特色产业,有100多项新科技、新成果通过驿站转化、应用、推广,科技贡献率超过80%,带动7万农户增收。”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让更多科技成果惠及贫困山乡,近年来,省科技厅还会同省农科院实施“八个一”科技扶贫行动,在阜城县扶持特色高粱产业规模发展,创造产值1.48亿元,带动2000多贫困户脱贫;在丰宁推广果蔬绿色生产技术,量身定制“一瓜一叶菜”栽培模式,开展“保姆式”科技服务,产品直销北京高端市场,亩均效益近两万元;在承德、邢台等太行山—燕山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建成了“兴隆苇子峪村”“邢台后南峪村”等万亩板栗精品示范园,总产值约3.75亿元。

  全覆盖

  在我省科技扶贫的主战场上,活跃着一批“三区”(即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他们一人蹲点一个村,帮扶一批贫困户。

  “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我省共落实‘三区’科技人才补助资金1453万元,组织科技工作者与贫困地区挂钩对接,瞄准特色产业的科技需求和发展短板,集聚优势科研力量精准帮扶。”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我省还组织广大科技特派员在县一级组建专家服务团,指导贫困县制定科技精准扶贫行动方案,形成技术路线图和施工图,实现与产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等深度融合;在乡镇一级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搭建科技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和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开展技术成果引进转化应用和示范推广;在乡村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贫困地区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精准帮扶,实现科技支撑到县、产业帮扶进村、技术指导入户。

  “目前,包括专家服务团、李保国式扶贫志愿服务队和志愿扶贫小分队等在内,我省共有千余名‘三区’科技人才长期稳定活跃在创业扶贫第一线,科技特派员实现62个贫困县和206个深度贫困村全覆盖。”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促协同

  “我又挣了150块钱,这个月已挣了2000块钱了。”近日,在位于涞源县白石山产业园的河北绿山谷功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门口,该县马驿镇泉厂背村贫困户郭银丑将自家种植的150盆芽苗菜卖出后,喜笑颜开。

  这是涞源县与北京绿山谷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产业扶贫新模式,也是北京市丰台区的对口帮扶项目之一。北京绿山谷有限公司在涞源县注册成立河北绿山谷功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发放荞麦、葵花、小麦等植物的芽菜种子、器皿,并提供免费培训,定期按照每盆1元的价格回收芽苗。

  “创新科技扶贫协同推进模式,我们持续实施《京冀科技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支持北京在贫困地区组织实施‘6+1’科技扶贫工程,建立种苗繁育、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和电商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有机食品生产辅导及认证、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训中心和科技特派员产业扶贫工作站,推广‘北京专家+扶贫产业+贫困户’科技扶贫模式。”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引导京津农业企业来冀投资建基地、建企业,实施一批扶贫项目、扶持一批特色产业、带动一批贫困户增收脱贫,截至目前,我省共引入京津合作专家589名,签订帮扶协议120个,开展技术指导847场次,服务合作社、企业1085次。

  重培训

  扶贫先扶“志”与“智”。要拔掉穷根,归根结底是要让贫穷的人们自己站起来,不仅有敢想敢干的志气,更有善谋巧干的智慧。

  “提升贫困地区群众内生动能,我省发挥18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作用,组建了全省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5500名专家和农技人员成为讲师团成员,重点面向全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高标准开展培训,持续提供创业指导和技术支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为保障长效增收创造条件,我省还建立了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在贫困地区每个县组建了一支10人以上的科技扶贫服务团,实施贫困地区特聘农技服务计划,并每县遴选5名农业科技人员、乡土专家、农校毕业生等开展科技服务。

  “近年来,我省累计培训农民和农技骨干8万人次,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河北,产业,扶贫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