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扶贫动态

我省科技农业发展彰显勃勃生机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赵红梅 2019-06-04 09:25:5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我省坚持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围绕发展壮大特色农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完善体系、破解瓶颈,着力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能力。目前,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5%。

  科技平台建设为科技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我省以瞄准和服务前沿性、全局性重大关键技术需求为着力点,积极引进刘旭、李德发、李天来等44名院士,建立了华夏神农、裕丰京安、思科农业等36个院士工作站,吸收省内外47家科研院校,重点开展绿色防控、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乳品加工等186项重大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为打造高层次创新团队,我省以7大类、24个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以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为突破口,以五年为一个周期,组建了二期小麦、蔬菜、奶牛等1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基本覆盖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在专家设置上,立足三产融合,针对薄弱环节,增加补充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质量控制等全产业链急需岗位,126个研发岗位中产后岗位占48个,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技术研发推广。创新团队按照“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推广站长”的组织架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将省内384家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龙头企业的1536名农业科技专家聚集在一起,围绕重大关键性难题和制约瓶颈进行集中攻关、试验示范和转化推广,打造了农科教、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推广平台。截至目前,共培育引进新品种743个,研发新农药新肥料新饲料76种、新设备新机具145套,集成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49项。

  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分区域布局建设强筋小麦、优质蔬菜种苗、特色杂粮、马铃薯、高油大豆等育种创新基地5个,遴选建设了生物遗传育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8个农业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站,同时加强重点实验室与其他科技平台的资源整合、共建共用,形成了目标任务协同、信息彼此共享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极大提升了我省农业科研水平,通过重点实验室直接或间接承担项目98个,审定新品种145个,获得授权专利58个,制定技术标准146项。

  加强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创新种质资源利用和现代育种技术,我省重点开展了绿色优质小麦、粮饲兼用青贮玉米、耐贮藏宜加工果树、耐低温弱光蔬菜、特色地方鸡、生态高效冷水鱼等品种的培育、推广与保护,共引进优异种质资源2385份,筛选引进新品系743个,审定新品种54个,构建起了覆盖全省区域,主要和特色作物、畜禽的新型种质资源创新体系,目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其中,为破解地下水超采难题,小麦创新团队引进节水种质资源254份、选育新品系31个,开展邯麦17、冀麦325、河农130等51个节水品种试验示范,将节水品种、一水两用、晚播增量、等行全密、播后镇压、春灌一水等集成为“一水千斤”栽培模式,在冀中南、黑龙港等严重缺水区示范推广536万亩,亩节水52立方米左右,仅小麦一项实现节水2.79亿立方米,实现了小麦节水技术的重大突破。

  加快农机装备建设。我省聚焦节水灌溉、高效植保、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机械化收获等关键环节,突破精准作业、玉米籽粒收获、果树修剪、采收分级等薄弱环节,研发应用互联网+农业机械等智能农机装备,加快粮棉油全程机械化、果园作业机械设施选型、蔬菜新型设施与园艺装备、畜禽数字化智能控制等方面的攻关与转化,研制新型设备和农机具145套,获得专利70项。食用菌团队为解决标准化香菇菌棒生产难题,研发集成了机械化拌料装袋、生物节能锅炉灭菌等5大技术组装配套的香菇工厂化菌棒生产技术,使承德、保定等主产区菌棒生产成功率达到98.5%,优质菇率80%以上,劳务成本降低50%,效率提高近6倍。

  创新绿色生态技术。围绕绿色防控、农产品质量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等需求,研发集成了节水节肥节药、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控等259套绿色生态技术模式,集中攻克了饲料饲草资源开发、农兽药残留速测、畜禽粪污安全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75项技术难题。

  一系列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我省科技农业发展的步伐。

  拉长产业链条,培育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在同行业领先的创新型农业企业

  为拉长科技农业产业链,我省围绕粮油、乳品、肉类、蔬菜、果品等12大产业,支持134家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以企业试验站形式,加入省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联合技术攻关。支持优势科研院所与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建立248家技术研发中心,研制开发新产品1572个,显著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振兴河北奶业,奶牛创新团队组织专门力量,加大与君乐宝乳业集团的合作攻关力度,其中由奶牛创新团队参与、君乐宝乳业开发的婴幼儿乳粉在全球首家通过欧盟BRC、IFS双重认证和BRC食品技术标准AA+级认证。

  组织科企对接和帮扶活动。对接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中心,对重点龙头企业组织创新团队专家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明确帮扶重点,指导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帮助企业转换应用科技成果,提升设施装备水平,推进产品产业结构升级。

  按照扶优扶强原则,在全省筛选出100家产业链条长、科技创新能力强、产业影响系数高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农业产业化资金给予一定奖补支持。支持优势种子企业兼并重组,三北种业、河间国欣、雪川农业、河北巡天4家企业进入全国种业50强。全省60%以上审定的品种为企业选育,已成为品种创新的主力军。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认定项目,晨光生物、今麦郎面品、长城葡萄酒、石家庄君乐宝乳业等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列入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其中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研发143项专利技术、80多种产品,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红色素生产供应商。

  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针对基层农技推广乡镇站“三权归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职责不清的状况,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广建立了区域建站、县办县管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2580个,其中区域站1951个,乡镇站629个。

  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定向补贴等方式,鼓励支持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技推广服务,探索建立集农技服务、信用评价、保险推广、营销于一体的多元化农技服务体系,涌现出隆化县“五位一体”、固安县“农技推广一条龙”、保定市“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等典型模式,为全省探索了可学习、可复制、可借鉴的模式。

  加快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建设了省农技推广云平台,通过配备终端、科技网络书屋、手机微信群、12316、农技推广APP等多种方式,开展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活动,目前全省农技推广云平台注册用户达4.3万人,建立益农信息服务社1.9万个,建设农业科技书屋5.1万个,极大拓展了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针对性、便捷性和时效性。

  为提高农民素质,我省下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每年在全省110个以上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在反复调研基础上,重点实施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通过培训培育,充分发挥其农村致富领头羊作用,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以上,引领辐射带动小农户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精准扶贫对象,针对62个贫困县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实施脱贫带头人专项培训,每年培育脱贫带头人1万人,贫困户、小农户1.86万人,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培训,这些人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和领路人,成为产业扶贫的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认定培训基地和实训教学基地341个,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7万人,认定发证超过6万人,初步建立起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关键词:河北,科技,农业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