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扶贫要闻

全市3990个村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9-05-13 15:41:5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本报讯(记者王雅楠)今年以来,沧州市为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市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村4979个,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村3990个,已清除垃圾133万立方米,清理坑塘4346个,清理沟渠4346千米,实现村庄道路硬化24万平方米,村庄绿化61757亩。

  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在全市农村开展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

  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在农村积存垃圾基本清理完毕的基础上,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制度,清理飘落的塑料袋等垃圾,彻底消除村内环境卫生死角死面。

  清理村内塘沟。推动农户节约用水,引导农户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提高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清理水域漂浮物。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对污水排放量大的村,要纳入农村污水治理计划。

  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无害化处理农村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地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规范农村畜禽散养行为,减少养殖粪污对环境的影响。

  清理残垣断壁。大力清理拆除有碍观瞻、影响环境的临建乱建房屋和残垣断壁,做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清理拆除工作要依法进行,稳妥推进。

  清理杂物。大力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杂物,引导农民规范安置生活杂物、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培养村民责任意识、自觉意识。清理杂物标准可由县级政府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乡镇、村负责落实,纳入村民公约。

  建设小菜园、小游园、小果园。结合“空心村”治理和空闲农宅利用等工作,对清理出的场地合理进行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改造,净化美化农村环境。

  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建立文明村规民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美丽庭院”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涵育良好乡风民风,提高农民群众文明素养、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关键词:农村,城乡环卫,环境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