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寓“扶志扶智”于产业扶贫之中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安于现状、甘于贫困、等靠要懒、缺乏信心、不敢尝试……这些存在于某些贫困户心里的“穷根”越来越成为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如何拔掉“穷根”,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武邑县大胆转换扶贫思路,改“输血”为“造血”,寓“扶志扶智”于产业扶贫之中,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最大程度激励贫困群众“卖力气”“强底气”“长志气”,走出了一条具有武邑特色的扶贫改革实践之路。 动态激励机制激发脱贫热情 今年初,武邑县妇联在赵桥镇张士军村和后五更庄村先后举办了妇女稳定脱贫擂台赛。通过投票推选、现场演讲、当场评议等环节,每村筛选出十大致富女能手,在“武邑妇联”网站上“晒”事迹,县妇联还大张旗鼓予以表彰。该活动激发了更多农户想脱贫、要致富的热情,纷纷要技术、要项目。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有了致富的心气,武邑县还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大力提升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为了让每个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脱贫术”,武邑县统筹人社、农牧、职教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先后开展了棚菜、果树、电商、雕刻等实用技能培训500多场,参与贫困群众3万多人次。 “自从学会了开网店,俺和姐姐就在网上卖村里生产的老榆木家具,不仅还清了外债,还翻盖了房子,买了汽车。”韩庄镇王吕池村村民王高迪对笔者说。 王高迪的母亲很早便因病去世。为给母亲看病,家里背负了10多万元的债务。这些债务一直是他和姐姐的心病。王高迪听说县里在发展农村电商,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了电商培训。掌握了电商知识,姐弟俩就开始了网上“淘金”之路。经过两年的打拼,他们的年销售额达到了70多万元,年收入超过8万元。现在,姐弟俩过上了好日子,还主动帮助同村较贫困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扶贫不扶懒”,该县建立动态激励机制,有效扭转“等、靠、要”等精神上的“软骨症”现象,他们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针对劳动力较弱人群和因特殊原因不能离家打工的人群,开发设立光伏养护、治安巡逻、卫生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和扶贫专岗,目前,全县设立公益岗位1500余个,扶贫专岗84个,“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良好风气蔚然形成。 “党建+扶贫”增强脱贫信心 “多亏了俺那个党员对子贾三虎,他和我结对帮扶,帮我建起了蔬菜大棚,还义务教给我技术,今年这棚菜收入就能达到3万元。”日前,武邑县审坡镇贾寺院村贫困户韩根全,望着自己挂满西红柿的蔬菜大棚,脸上洋溢着笑容。 韩根全能有今天,得益于该县实施的“党建+扶贫”工作模式。要让贫困户有信心,党组织的带动引领作用必不可少。武邑县大力实施“双增双培”工程,即增强农村致富带头人致富能力、带富能力,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农村干部,实行“1+10”联户帮带机制,每个带头人对口联系10个贫困户,实行对口帮带,实现当年稳定脱贫,每多带一个贫困户脱贫,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奖励。 “起初号召村民发展大棚瓜菜种植并不顺利,群众一没技术二少资金,要想硬性推动群众发展棚菜种植根本不可能。”贾三虎说,为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他带头种了3个春秋棚,在棚内实行西瓜、豆角、樱桃西红柿瓜菜错季套种,当年不仅收回了投资,3个棚还净挣了4万多元,看到甜头的群众纷纷要跟着一起干。 紧接着,贾三虎建起了武邑县兴彪农业合作社,村民种植的蔬菜由合作社统一定价、统一销售。去年村里又建起了多功能的育苗大棚,村民们种植蔬菜更有了信心。目前,全村共发展棚菜户40户,大棚占地400多亩,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余元,贫困户也全部脱贫出列。 该县还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引导贫困户“抱团”闯市场,实现合作社发展、贫困户增收。全县参与帮扶合作社146个,帮扶贫困户527户,吸纳926名贫困人口就业。河北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钰聪,是该县选定的致富带头人,他组建了绿园种植合作社,吸引附近贫困群众入社,发展香菜、香葱、毛豆等种植,绿园公司负责提供订单、种子、技术服务和按协议价收购产品,贫困户负责生产,并在绿园公司打工,每名入社劳力年收入两万多元,实现了脱贫致富。 |
关键词:扶贫,帮扶,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