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区构建电商扶贫体系
本报讯(记者刘雅静通讯员孙明鹏)宣化区把推进实施电商扶贫作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贫困人群增收难等难题的主攻方向,打造平台载体,优化服务保障,全力构建电商扶贫“产供销+服务”体系,电商服务企业被群众誉为网络“新货郎”。 宣化区是全国生猪、玉米种植养殖大区,盛产玉米、杂粮、杏扁等绿色无公害特色农产品。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该区西南部崞村、深井、王家湾等乡镇土地瘠薄,资源匮乏,设施落后,土特产品销售难、贫困人群增收难,生产生活用品购买难,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 电商扶贫、电商销售有作为。该区把电商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头戏”,按照“政府引导、项目支撑、市场主体、群众受益”的思路,强势推进落实。成立了区级电商扶贫工作专班,印发了《宣化区电商扶贫实施方案》《宣化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等8个工作方案和制度。具体操作上,该区构建起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区级仓储物流配送暨中转中心应运而生。在重点贫困镇深井镇建立了乡镇级配送中心,在87个贫困村建立了18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三级物流体系成功运作。在此基础上,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河北惠村淘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商企业迅速成为该区电商扶贫的有生力量。崞村镇盛产的红谷米、绿豆等杂粮特产,通过电商交易平台源源不断地销往石家庄、邯郸等地。 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该区建立了杂粮、奶米、麻油、手工缝制、仿真花制作等“扶贫加工微工厂”和“扶贫加工车间”180余家,其中,仿真花制作的典型经验还在国家商务部组织的全国性会议上得到推广。电商平台每年销售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等旅游产品价值7000万元,带动1000余户种植户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电商企业还帮助村民们开办“扶贫网店和微店”近250家,解决群众就业480余人。 宣化区扩大“农旅融合”和“农产品上行”电商扶贫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共享成果。今年1月12日,该区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宣化首届电商扶贫年货节”,本地20余家农特产品生产企业参展,现场参观、购物人数达1.3万余人,线上线下销售额近10万元。同时,在黄羊山文化园和假日绿岛景区内,长期设立农产品销售网点,方便了游客体验与购物。 去年以来,宣化区先后组织本地企业参加了“2018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京东扶贫馆对接活动”“万株海棠爱心认领公益扶贫活动”等大型活动,注册并发布了区域品牌“京西宣府”,扩大了电商品牌的影响力。还组织电商企业一手抓农产品网上销售,一手抓生产生活用品送货上门,为偏远地区和不便外出购物的消费者提供便利。电商企业还积极拓展服务项目,电商销售信息咨询服务、邮件代收代发、网上代购代买等,一件件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
关键词:宣化,电商,扶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