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头条新闻

116个帮扶项目惠及12万贫困人口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陈宝云 2019-02-18 10:48:2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图为在“扶贫工厂”缝制出口服装的刘素芳(前),她靠一双巧手,每月能挣两三千元。记者陈宝云摄

  对齐裤片,手指轻推,哒哒哒……不一会儿,一条裤子缝制完成。2月14日,隆化县八达营乡的“扶贫工厂”里,缝纫机声响如连珠炮。“这5000条裤子,5天后就得送到天津港口,漂洋过海到澳大利亚。”43岁的刘素芳忙得没工夫抬头。

  几个月前,刘素芳的生活状态还是“农忙下地、闲时唠嗑”,一家人全指着丈夫外出打工生活。“盼着干点啥,却又不知道干啥。”在当地农村,像刘素芳一样熬日子的贫困户不在少数。

  “怎样才能让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在隆化县挂职副县长的天津市津南区干部赵明杰想,天津港有不少做服装、绢花、拉花的公司,用工量大,技术简单易学,如果让这些企业也参与到对口帮扶承德的行列,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018年,在京津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隆化先后引进北京华泰崐鹏科技、天津佳泰工艺品等12家手工业企业入驻,涉及绢花、拉花、服装箱包、毛绒玩具等项目。很快,制作手工艺品的“扶贫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隆化乡村兴起。

  八达营乡“扶贫工厂”就是全县150多个“扶贫工厂”之一。去年5月和9月,在县扶贫协作办公室的帮助下,该“扶贫工厂”负责人杨艳先后与京津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订单式来料加工,风险低,活不断。很快,杨艳就组织起1500多人到“扶贫工厂”上班了。

  “天津北京的技术员上门培训,这些农民现在都成了手艺人。”杨艳说,他们现在每月工资能有两三千元,出自农民之手的服装、手工花,不仅走进了京津商超,还卖到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为了扩大“扶贫工厂”覆盖面,隆化发挥“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优势,针对服装箱包产业每台机器补贴1500元,对绢花拉花企业每台机器补贴200元。同时,与京津企业、隆化县职教中心联合,开展家庭手工业技能培训,实施了龙头带产业、产业带工厂(车间)、工厂(车间)带农户,扶资金、扶技术、扶平台的“三带三扶”模式。目前,该模式覆盖了全县150个贫困村,带动万余户脱贫。

  2018年,为更好开展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工作,京津承成立了扶贫协作办公室,在人才交流、资金使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社会帮扶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并结合各县实际,创新实施了特色扶贫工作做法:天津助力平泉实施了“三零”精准扶贫模式、支持承德县实施了“万户阳光扶贫工程”、助力围场实施了“六个一批”扶贫工程,北京推动丰宁“五力齐发”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协助滦平打造“兴春和”扶贫示范园区……

  2016年以来,京津向承德投入帮扶资金15亿元,实施对口帮扶项目116个,惠及12万贫困人口。

关键词:脱贫,增收,就业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