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精准扶贫

草莓红了 腰包鼓了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21-02-10 10:08:0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郝国清向记者展示自家的草莓,丰收的喜悦充盈在脸上。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

  近日,郝国清家的工人在大棚里疏果。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

  “你一会儿来取货?我让工人给你摘去。”“北京的货已经准备好了,你晚上过来就行。”……近日,昌黎县郝宋庄村的大棚草莓进入丰收时节,果农郝国清的电话响个不停。

  郝宋庄村是当地有名的大棚草莓种植村,现有草莓大棚1100余亩,年产值5000余万元。该村种植大棚草莓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上世纪90年代,郝国清成为全村第一批种植大棚草莓的果农。

  2019年,郝国清在村主任李向前的带领下开始种植高端红岩草莓,成功走进北京超市,每公斤草莓售价比在传统市场上高出4-6元。尝到甜头的郝国清当年就和朋友一起流转了40亩地,新建了16个高端红岩草莓种植大棚,专供北京超市。

  走进郝国清家的大棚,新鲜的草莓挂满田垄,红彤彤的惹人喜爱。“来,没农药直接吃,保甜。”郝国清顺手摘下又红又大的草莓递给记者,“我们这大棚北面是棉被和塑料膜,南面是钢骨架和塑料膜,卷帘机都是电动的,用个10年都不成问题。”

  记者看到,大棚内放有一个木制蜂箱,不时有蜜蜂从里面飞出。郝国清说,草莓每年能长6到7茬,这期间需要不断授粉,原来人工授粉费工费力,现在蜜蜂授粉方便多了。大棚内每条地垄上都覆盖着黑色的地膜,草莓的茎从地膜洞里钻出来,草莓在地膜外生长,不和土地直接接触,避免了草莓和有机肥接触。

  但这样一来怎么浇水?

  “呶,水管在下面。”面对记者的疑问,郝国清轻轻掀起地膜,指着下面的水管说,“现在浇水都是滴灌,一按开关就自动浇水,水和人工都省老了。”

  郝国清告诉记者,提高草莓品质最重要的工序是疏果。“疏果、控制湿度有利于草莓果形好看,在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郝国清说,尽管今年草莓价格不如往年,但他家草莓的批发价还能卖到每公斤28元。

  “现在村里人都渐渐意识到草莓管理的重要性了,大家也都在逐渐接受这种高端红岩草莓。”李向前说,村民原来很不能接受疏果这一工序,认为那是浪费,但看到郝国清家的草莓疏果后果形好、价格高,反而更挣钱,便都开始学着疏果,“最重要的是,疏果还能解决村里部分闲置劳动力呢。”

  如今,郝宋庄村成立了昌黎县九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种植户团结起来,大家彼此学习、讨论草莓种植技术,越来越多的草莓能卖进北京超市,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2019年你来的时候,我们村只有不到20吨的草莓能达到北京超市的标准,今年按现在的形势,突破200吨问题不大。”李向前说,要想在超市直供市场站稳脚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只要坚持走高质量种植之路,郝宋庄村的草莓将来一定会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关键词:草莓,农业,扶贫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