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1712个农村坑塘全部完成治理
▲阜城县古城镇古城村纳污坑塘完成治理后,成为村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记者 焦 磊摄 ◀饶阳县王同岳村将废弃坑塘改造成一个小游园,这里已经成为村中一景。(本报资料片) 记者 焦磊 通讯员 陈月振摄 □记者 陈凤来 如果不是亲身体验,你很难相信过去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纳污坑塘,如今已变身碧波荡漾、景色优美的乡村公园。日前,记者来到饶阳县留楚乡南善旺村内的善缘广场,坡坎上绿草茵茵,石板小道曲径通幽,村民们在广场内的凉亭下小憩,享受着坑塘治理带来的幸福生活。 南善旺村的变化是衡水市全域农村坑塘治理的一个缩影。在去年排查整治的基础上,衡水市将农村坑塘治理提升工程作为2019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截至目前,该市1712个农村坑塘已全部完成治理。同时,该市对部分坑塘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了157个景观、景点,89个鱼塘,纳污坑塘变身生态公园,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科学规划,统筹治理纳污坑塘 在衡水市,几乎每个村都有大大小小的坑塘,过去由于没有污水和垃圾处理措施,这些坑塘变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成了农村亟待整治的污染源。为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今年该市精心谋划部署,印发了《衡水市纳污坑塘再排查再整治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实施农村坑塘改造提升工程,要求整治后的坑塘无垃圾堆存、无污水汇入、水体无黑臭,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农村坑塘是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将农村坑塘改造工作与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相结合、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与农村两貌整治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资金、资源整合有效利用。从规划到建设都因地制宜,一切从服务群众生活出发,做到科学规划、治管并重。 针对各类纳污坑塘的不同情况,该市组织专家到现场指导,帮助破解技术难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对制革污废水坑塘、化工污废水坑塘、敏感区域和敏感位置的工业废水坑塘、媒体关注的污废水坑塘和社会关注的污废水坑塘优先整治,明确整治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整治要求。该市还对5个重点区域采用无人机航拍手段,进行地毯式拉网排查。对非法排污、治理不力的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按照坑塘改造提升方案,该市制定了坑塘治理标准,并建立了坑塘治理清单及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在抓好源头污染防控和治理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运用先进技术和新型技术装备,及时解决坑塘排查整治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在条件好的村,他们通过合理配植观赏性水生植物、坡岸生态绿化、塘周建设步道设施、安装健身器材、打造休闲娱乐长廊及其他人造景观等方式,建成当地村民休闲娱乐观光场所。 “一塘一策”,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我们将村内5亩废弃坑塘改造成了碧绿荷塘,采取股份制,做起了产业项目。”近日,在故城县建国镇燕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大勇指着碧波荡漾的鱼塘兴奋地说,利用莲藕、泥鳅、白鲢鱼等混养模式,预计每年可为村里增收4万余元,收入全部分给村民,促使村民共同维护坑塘水环境。 昔日垃圾坑塘变废为宝,不仅改善了村内的人居环境,还使燕庄村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燕庄村的实践是该市创新农村坑塘治理带来的新变化。为探索农村坑塘治理长久之计,防止坑塘污染反弹,该市利用坑塘的集体土地属性盘活土地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到纳污坑塘整治及后续管理中。根据坑塘大小和群众意愿,实行“一塘一策”,宜农则农,宜景则景,纳污坑塘重焕生机,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有效推进了纳污坑塘清零。 对一些需要作为公共设施用地的坑塘,由县乡政府统一出动机械,村“两委”组织党员群众出义务工或半义务工进行集中整治,实现花最少的钱,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对治理难度大、投入高的坑塘,他们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由企业垫资进行坑塘治理,承诺当治理出的土地开发利用时,在同等价格条件下,垫资企业享有土地优先开发权,真正利用市场机制,在零投入的情况下,推动坑塘治理。 该市还探索出租转让模式,由村“两委”将坑塘组织统一清理后,将其承包到户,不仅盘活集体经济,还节省了每年的清理费用。在故城县北王庄村,刚刚承包了3号坑塘的村民杨树山,拿着龙虾高兴得合不拢嘴:“治理后的坑塘面积7亩,成功养殖澳洲龙虾38000尾,3个多月就可以出售,1亩水塘的产值在4万元左右,预计一年总收益20多万元,我打算明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坑塘治理不仅改善了环境,村民还收获了沉甸甸的实惠,人民群众有了幸福感、获得感,广大群众交口称赞。 |
关键词:农村,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