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扶贫榜样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薛惠娟 张怀琛 2019-10-09 09:01: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12年4月13日,李保国教授在临城县为农民讲解薄皮核桃高接换优技术要领。 记 者 赵永辉摄

  □记者 薛惠娟 张怀琛

  9月17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是我省唯一获奖者。9月29日,郭素萍代表丈夫李保国领取了“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巨大的荣光,无上的赞誉。在河北农大,在他生前曾帮扶过的临城、内丘、平山、阜平、唐县等地,人们再次念起这位“农民教授”“科技财神”,由衷的为他骄傲和自豪。

  2016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年仅58岁。他去世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他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他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学习他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

  改革先锋、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李保国的名字铭刻在国家丰碑上,更留在亿万群众的心里。

  今天的燕赵大地上,千万个李保国精神的传承者正脚踩泥土,身接地气,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书写着太行山上的新论文。

  他像一把火炬,点亮了贫困群众的希望

  ——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看到红苹果,想起李保国。

  “他走的时候,苹果花开得正盛。”内丘县岗底村村民杨双奎站在自家果园,望着对面山坡上“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几个大字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李老师,咱岗底的日子越来越好啦!”

  往事历历在目,缅怀与日俱增,杨双奎的眼眶湿了。

  他曾是李保国在岗底的“得意门生”,农忙下地,农闲上课,他现在是农民高级技师,成立了“李保国128技术服务队”,经常外出义务传授果树管理技术。

  “把我变成农民,让农民变成我”,李保国生前,长年累月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帮助他们发展致富产业。乡亲们称他为“农民教授”“科技财神”。

  李保国是教授,更像农民——脸庞黝黑、笑容憨厚,一身尘土、两脚泥巴,扎在人堆里,和农民没啥两样。

  他穿不讲究、吃不挑剔。

  “李老师穿的衣服还没有一些农民的好。”和李保国打交道20年,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回忆,一次下地,李保国的衣服被树枝划了个口子,“我想给他换件新衣服,问他穿多大号。他说‘你把我打扮成上讲堂的教授模样,我咋和农民打交道?’”

  他说话直白、通俗易懂。

  给农民讲课,不能把给硕士生、博士生上课那一套搬来。教农民疏花,他讲得很形象:“一棵果树所供给的营养有一定的限量,打个比方,10个馒头10个人吃,一人只能吃一个,谁也吃不饱。如果10个馒头5个人吃,一个人就能吃两个,大家都能吃得饱。”

  “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对农民死盯、盯死。”李保国说。套袋、去袋、转果、施肥……他独创了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村民按工序生产的苹果,果型、着色、个头像一个模子脱出来的。在市场上,自然能卖出好价钱。

  他像一把火炬,为贫困群众点亮希望。他创新推广的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58.5亿元,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成了“技术把式”。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已达到四十多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有百余个。

  在岗底,像杨双奎一样拿到高级技师证书的村民有5位,另有190余位村民拿到初、中级证书,60余位拿了大专文凭,而且还都在考本科。2018年,岗底村民人均收入4.3万元,帮助2万多果农人均年增收2700元以上。

  “我是农民的儿子,见不得穷。”“还有许多山区农民在过苦日子,我必须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太行山的父老乡亲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从武邑县一个农民家庭走出来的李保国,有着浓浓的“三农”情结。

  在李保国生前上千条的手机通讯录里,贫困地区的农民占了60%;在他众多的微信群里,都起着他自己编创的一串串便于识别的独特名字:“岗底苹果群”“前南峪板栗群”“绿岭核桃群”等。

  他的妻子、河北农大研究员郭素萍说:“无论何时何地,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农民打来电话,他都会耐心地解答。”

  生前李保国有三个家,一个是永久的,在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临时的,在几个主要帮扶基地;一个是流动的,在他那辆越野车上。

  在去世前的4个多月时间里,他在河北农大家的时间不到10天。这些年,他一直奔波在路上,“很多地方找来,能坚持多去一个地方,就不能少去一个。”

  常年奔波,生活没有规律,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李保国先后患上了重度糖尿病和重度疲劳性冠心病。

  “活着干,死了算。”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保定、邢台,都留下了李保国奔波忙碌的身影。

  传承,是最好的怀念。前南峪人把他的事迹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岗底村建起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集学习、展览、瞻仰多功能为一体;河北绿岭建起李保国科技馆,展现李保国35年扎根太行山所取得的技术成果……

  他用科技之手,把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让140万亩荒山披绿,打造了“富岗”苹果、“浆水”板栗、“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

  中秋小长假,石家庄游客董晓敏来到邢台县前南峪村。这里的一片“绿”海,着实震撼了她。站在观景平台,眼前甚至没有“空白”。

  林木覆盖率达94.6%,这里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然而就在半个多世纪前,这座“花果山”却是个“光山秃岭和尚头”。

  变化从何而来?从半山腰处的李保国故居里,董晓敏找到了答案。

  八百里太行,五百多里在河北,全年土壤平均含水量不足12%。老百姓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治山山依旧,生计无所依附,日子过得紧巴巴。

  为治住大山趟条路,1983年,河北农大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课题组进驻前南峪,一对年轻的“夫妻档”就此扎下根来,他们正是李保国、郭素萍。

  太行山旱、薄、蚀、穷,治理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厚土层。

  根据李保国和课题组的设计,待整治的山坡上,每隔几米要开一条沟,并把石头翻出来做外沿,然后再把8米见方坡面上的土集中到一米见方的山地上来。经过如此改造,开出来的沟便既能聚集水土,也能聚集径流。

  开沟需要爆破。村民郭双庆还记得,“当时为了节省经费,李老师就自己炒制土炸药。硝铵、锯末……在杀猪用的大锅里,他不知上手翻炒了多少回。”

  一次次数据积累、一次次技术试验,李保国拿出“豁命”的劲儿终于摸清了大山的“秉性”。伴着隆隆炮声,他的沟状梯田整治技术渐成体系,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各条沟谷为基点,山坡滩川立体开发之路得到明确。

  而通过聚集土壤、聚集径流,李保国创造的“两聚”造林理论使石质山地的造林技术发生了一次革命。

  在此期间,李保国把年迈的母亲和一岁多的儿子也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他们的课题叫小流域的立体开发,所以当地好多村民管他们的儿子叫“小流域”。

  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李保国探索出一条条生态建设、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兼顾的山区发展新路。在广袤的太行山上,他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让140万亩荒山披绿,打造了“富岗”苹果、“浆水”板栗、“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

  山盼绿,民盼富。怎样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成了李保国的新课题。

  在绿岭·中国核桃小镇,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是李保国用17年心血培育的万亩核桃林。

  前不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绿岭核桃通过林木良种审定。这意味着,“绿岭核桃”继2011年通过升级审定后,又拿到了国家级的“通行证”。

  和果农们挎起竹篮、走入林间,郭素萍亲手摘下了20颗青皮核桃,“这是保国生前在临城亲手栽下的第一片核桃林,如今愿望终于实现了。荒坡变绿岭,这里已经绿了20年。”

  临城属于太行东麓的浅山丘陵区,山区丘陵面积占八成以上。这里地表以下70多厘米有一层白浆石,呈强碱性,会对植物根系造成严重灼伤。

  “1998年承包荒山之初,我们想种苹果,请到李保国老师时,他没急着下结论,而是采集了20多个土壤剖面的土样带回试验室,并对地质地貌、水文条件、气候特点等进行了全方位调查。”绿岭集团董事长高胜福说。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一番科学论证后,李保国终于给出建议:“种薄皮核桃吧!这儿的土质中性偏碱,钙质丰富,非常适宜栽种薄皮核桃。”

  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核桃得九年”。在太行山一带,核桃树大多自然生长在山沟里、岸崖边,从来没有人大规模种植。

  可李保国不仅要在这里种核桃,还要选育早实、薄皮、丰产和抗性强的优质核桃品种。为了优中选优,他从美国引进了6个良种核桃和11个山核桃品种,又从山东、新疆、河南等地引进了13个国内良种。

  2001年,李保国团队在引进的香玲核桃中发现一株具有明显变异特征的单株,表现为果个比香玲明显大;果形有别于香玲的卵圆形,而是长圆形;单株结果数较香玲多。在长达10余年的重点观察后,他们将该株确定为变异株,并进行扩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这即是后来被定名为“绿岭”的核桃新品种。

  皮薄仅0.8毫米,仁肥脆香、适合鲜食,如今的“绿岭”已拥有薄皮核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8万亩,苗木繁育基地2600亩,在太行山沿线发展核桃种植合作基地20余万亩,成为山区农民的“摇钱树”。

  复制“点石成金”奇迹,从邢台前南峪到平山葫芦峪,从富岗苹果、绿岭核桃到南和红树莓……李保国用科技之手在太行山上点亮了一连串闪光的名字。

  他把课堂设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

  ——承担了57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大批学生被他“赶”到田间地头,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

  30多年来,李保国每年在山里200多天。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李保国几乎天天奔波在路上,上车当司机,下车当劳力,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

  “一个人本事再大,意志再坚,力量也有限。”李保国常说:“我要让更多学生成长为扎根山区、服务‘三农’的有用之才。”

  李保国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信号,更新讲授内容。学生们都说,他主讲的课程生动、形象,指导性强。

  “他一直都上着本科生的课,我说你实在忙不过来就象征性地上几次课,剩下的给年轻老师分分。”河北农大林学院党委书记卢振启说,他坚决不同意,说要从本科阶段开始引导,使学生热爱农林专业。

  把课堂设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李保国先后承担了57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大批学生被他“赶”到田间地头,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

  他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一入学,就会收到一张学习任务清单:第一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和开题报告;第二学期开始在实践基地实习一年,完成实验并写出研究报告……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明确的时间表。2013年他的一个硕士生因为前期准备不认真,被要求寒假留在学校写毕业论文,直到农历大年三十写完才回家。

  在这种手把手、肩并肩的实践教育中,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绩。他带的硕士研究生,七成以上考上了博士,全部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学生李迎超记得,实习期间,李保国带他们学习核桃嫁接。有一次李保国问李迎超:“你今天嫁接了多少棵?”李迎超回答说嫁接了100棵。李保国摇摇头说:“农民们每天都能嫁接500棵!”在老师的督促下,后来李迎超每天嫁接核桃树能达到1000棵。

  为了让李保国拿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服务太行山区,河北农大为他的课题组建设了3个专用实验室,并配备了全新的科研设备,学院的综合实验室也优先保证他的研究生使用。

  信仰为帆,大山筑梦。35年李保国坚守太行,为太行披绿。如今,他的很多学生逐渐成为扎根山区、服务“三农”的有用之才。

  从丈夫离开的那一刻起,郭素萍就下定决心,活着就要完成李保国的梦想,“用科技之手把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郭素萍和丈夫留下的20多人的科研团队,足迹遍布我省30多个市县(市、区),平均每年在扶贫一线工作超过300天,巩固了李保国生前的帮扶成果,还新建示范基地2万余亩。

  2014年,李保国开始红树莓种植技术研究。在他的指导下,南和建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红树莓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红树莓组培实验室。

  “李老师生前最牵挂的就是红树莓产业发展。4月3日那天,他还到南和指导红树莓栽培。”李保国科研团队成员、河北农大副教授张雪梅眼圈一红,“老师都没等到红树莓口服液投产上市。”

  如今,在张雪梅等人的努力下,红树莓口服液产品已通过了相关质量认证,有望规模上市。

  以岗底村为中心,建设178平方公里的太行山生态大花园,是李保国生前的一个构想。我省山区开发专家、河北农大山区研究所研究员周大迈带领团队,用4个月时间走遍了规划区内的每片土地,已完成整体规划。

  大山无言,百姓有情。人们会永远记得他的名字:李保国。

关键词:李保国,人民楷模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