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精准扶贫网 >> 头条新闻

积极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祁文辉 2019-09-04 09:16:3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我省县域特色产业品类多、基础好,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潜力巨大。从我省实际出发,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努力开拓新市场、提供新供给;构建县域创新体系,加快发展以创新为引领的县域特色经济,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的高质高效发展之路。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具有独特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内涵、产品市场优势的产业。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我省县域特色产业品类多、基础好,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潜力巨大。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在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上下功夫。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以新技术驱动经济发展,加快培育新动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重点打造我省具备一定产业和区位优势的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大健康等新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太赫兹、超材料、石墨烯、可穿戴设备等先导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围绕高端高新产业,抓重点区域,发挥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新区、冬奥会举办地等政策和地域优势,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链,加快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滦南(北京)大健康产业园、安国数字中药都等项目集群建设,瞄准生物医药、绿色建筑、康复辅助器具、应急、冰雪、文化旅游等新领域,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立足延链强链补链招商引资,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县域产业竞争力。支持各县(市)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对接,形成一批与京津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有规模、上档次、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层次高、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高成长性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集群改造升级。结合开展“万企转型”,推进传统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以支柱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模式创新为引领,用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集成创新补齐企业短板、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走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推动县域传统产业由粗加工、中间品环节向制成品、品牌构建延伸,向研发、设计、制造、专利、融资、投资、商业模式、物流体系逐步拓展,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清河羊绒、白沟箱包、安平丝网等产业集群为重点,强化技术创新、标准引领,实施改造升级,提升改造一批传统产业集群,使之发展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农业产业化建设工程。深入实施《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落实“一减四增”任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积极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加工能力和农业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支持农业大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深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坚持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专用化主攻方向,延伸产业链条,大幅提高农业附加值,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果蔬精深加工、粮油精加工、休闲及方便食品制造、乳制品制造、功能性食品制造、饮料及酒类制造等我省农产品加工重点行业发展,推动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龙头企业向前延伸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向后延伸构建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体系,将集中连片的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链接在一起,构建产加销一体化联动体系。大力扶植绿色有机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加强质量管控,打响县域金字招牌,做精种植养殖,做强深度加工,培育富有河北特色的蔬菜、水果、奶业农牧业全产业链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拓宽农业功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拓农业休闲、生态、文化、教育、体验等多种功能,推进农业内部产业重组型、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先进要素技术渗透型等多种形式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提高产加销一体化水平。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立足功能拓展,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农业文化主题公园、农家乐、精品民宿,推出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努力开拓新市场、提供新供给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展绿色消费经济和大健康产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绿色消费和健康消费日益成为人们消费的重点。拥有1.1亿人口的京津冀区域尤其是京津两大都市,绿色消费和健康消费潜力巨大。我省各县域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产业和人力资源优势,在主导产业选择上积极适应区域消费升级需求,关注新的消费增长点,重点聚焦包括旅游、养老、休闲、体育、教育、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健康和服务消费,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康养休闲和文化体育产业。环京津县域要积极构建“环京津健康养老胜地”“环京津娱乐休闲产业圈”“环京津大健康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做优绿色消费经济和健康产业。

  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做精做强县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把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我省县域重要支柱产业。立足河北县域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京津冀大市场和大众旅游时代需求,把河北建设成“京津养生地、休憩新乐园”。深入挖掘我省县域历史文化遗存,赋予旅游更多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和水平。结合各地丰富的文化传统,鼓励打造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丰富产品供给。重点培育发展海滨海岛旅游、生态乡村旅游、康养文化旅游等,通过发展特色小镇、旅游风情小镇、“慢生活”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乡村及森林精品民宿、养生旅游基地等,打造多层级、全域化旅游目的地。大力推进旅游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旅游+现代农业”“旅游+林业”“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研学”等新业态,探索一产围绕旅游做精、二产围绕旅游转型、三产围绕旅游强功能、综合产业围绕旅游调结构的新路径,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构建县域创新体系,加快发展以创新为引领的县域特色经济

  以协同创新为基础,加快构建县域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县域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重点产业加快引进培育一批标杆型、龙头型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对各类企业的分类指导,大力培育具备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创新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计划,促其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抓好县域创新平台和各类创新主体建设,开展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提升行动,使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我省县域创新的重要支点和产业高端化的重要基地。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进一步推进院企合作、技术联盟发展、产业创新中心共享、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以协同创新推进产业科技突破。加快发展以创新为引领的县域特色经济,建设一批技术先进的高科技园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县域,特色,产业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