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魏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后,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确保贫困群众“脱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扶贫微工厂成脱贫大舞台 魏县人口106万,是我省人口大县、国家劳务输出示范县和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县,在外务工人员30多万,占全县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起来的经济能人想返乡“二次创业”,但缺资金、找不到项目和载体。同时,外出务工造成该县留守妇女、老人等半劳力、弱劳力达12.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约1.8万人,想就业找不到门路。为破解这一难题,魏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激励在外务工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创办扶贫微工厂,为贫困人口搭建就业脱贫大舞台。 扶贫微工厂采取“村建、企用、乡管、县补”方式,实行对村、对企“双补助”。村集体投资新建、改建扶贫微工厂,实行全额补助,建成验收后补贴80%,剩余部分分两个年度补助到位,所形成资产及资产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同时,入驻企业优先安排贫困对象就业,贫困人口占就业总人数比重达到30%的,每吸纳一个贫困户每年补助就业培训费500元。 同时,全县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租则租”模式,引领返乡创业人员创办扶贫微工厂,带动建档立卡户2541人就业,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8万元。 特色产业成增收新渠道 在魏县沙口集乡密植梨扶贫产业示范园区,乡党委书记李彦琛说,园区已栽植570亩,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模式,由合作社引领建园,村委会监管,每个建档立卡户按照就近、自愿选择的原则,园内种植1亩密植梨,3年后每亩经济效益1万元以上。 魏县鸭梨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优质梨果品45万吨,年产值9亿元。为提升传统鸭梨产业发展水平,县财政对密植梨种植大户给予每亩3年共3800元的树苗、土地流转费用补贴,对从事密植梨种植的建档立卡户每亩两年补贴7800元,计划3年时间增加密植梨面积3万亩。目前,全县已发展密植梨扶贫产业园区43家,涉及18个乡镇,种植面积9576亩,其中合作社(大户)种植面积3796亩,建档立卡户自种面积5780亩。 蔬菜种植“一户一棚”成致富新模式 为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去年底,该县采取“公司+基地+建档立卡户”的模式,引进盆栽蔬菜大棚项目,由邯郸市哆来咪农业科技公司承建了81个50平方米大棚,对搬迁出来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实行“一户一棚”,企业统一技术指导,种植的油麦、芫荽等特色蔬菜由公司统一销售,建档立卡户赚取劳务管理费。 在德政镇后西营村的大棚里,人们忙着采收甜瓜、茄子、青椒等,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已是远近闻名的“鲜蔬小镇”。近年来,后西营村建起了千亩大棚蔬菜示范园,全村150多户中有140户建起了蔬菜大棚,年收入2000多万元。 该县还发展大棚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吸纳建档立卡户以土地流转入园、扶贫资金入股、园区打工等形式,实现稳定增收。 |
关键词:致富,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