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矿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峰峰矿区九侯湿地公园风景如画。近年来,峰峰矿区开展生态湿地修复,每个乡镇利用辖区内的沟渠坑塘,引入地表径流、煤矿疏干水,打造了11个生态湿地修复工程。通讯员王健方摄 峰峰矿区和村镇响堂山村从一座空心村蝶变为民宿村,实现了企业发展盈利、村集体增加收入、村民分红就业、空心村全面治理的多赢。通讯员靳媛摄 □通讯员张坤记者刘剑英乔宾娟 4月27日,一场小雨给春日里的峰峰矿区增添了几分清爽。驱车行驶在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石臼村平整笔直的柏油路上,两侧绿树成荫,各色鲜花开得正艳。“以前这里是荒草滩,现在变成了花红柳绿的小游园。”村民刘付江说。 石臼村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居环境差,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如今小山村旧貌换新颜,得益于峰峰矿区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作为一个工农交叉、城乡交错的资源型老工矿区,峰峰矿区地域面积小,行政村数量相对较少,资源型企业多。随着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千疮百孔,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多。“以九个‘全域攻坚’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为乡村振兴绘出新图景。”峰峰矿区区委书记牛颖建说。 九个全域“一盘棋” 廊道绿化、村庄绿化、片林建设……今年春季,峰峰矿区掀起绿化热潮,着力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域国土绿化格局。村庄绿化推进“五个一”,即构建一道环村林带、建设一条进村样板路、打造一条绿化样板街、建成一批绿色示范院、建设一片游园绿地,每年新增150万株树。注重生态效益,在主干道和公路两侧种大树、种全冠树,为全域国省干道配建带微地形的高档绿化带,目前域内永峰、成峰、魏峰等道路已实现微地形全覆盖。 全域国土绿化是峰峰矿区农村人居环境“九个全域”的一项内容。为改变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家园,峰峰矿区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统筹推进全域垃圾治理、全域污水治理、全域厕所改造、全域国土绿化、全域“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域拆违及生态修复、全域规划管理、全域美丽庭院、全域亮化和美化等“九个全域”建设。 针对农村垃圾围村难题,峰峰矿区开展了全域垃圾整治。通过“户分、村集、镇运、区处理”,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酵素垃圾、堆肥垃圾等4类,采取农户、保洁员、终端机器自动分拣3次分类处理流程,达到生活垃圾分类化、减量化、资源化。区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向社会购买服务和人工、车辆支出,农村垃圾通过垃圾桶、压缩车、18座城乡垃圾中转站,最终运输至处理终端金隅太行集团的无害化垃圾处理示范线,变废为宝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从“污水靠蒸发”到“清水绕人家”,正在越来越多的村庄变为现实。作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峰峰矿区把全域污水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邀请国家生态环境部专家团队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对城中村、近郊村等24个村,就近并入主城区市政管网;把乡镇周边、条件允许的6个村,并入乡镇污水处理厂;选择地势平坦的17个村,采用“沉淀+曝气+生物处理”的一体化终端处理,处理后水质可达一级A标准;地势有高低落差的110个村,全部采取无动力生态处理终端,利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实现污水无动力收集,再利用“化粪+沉淀池+人工湿地”等手段进行处理。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峰峰矿区把全域厕所改造提升与污水治理同步推进,对所有户厕进行水冲式改造。由区级层面统一建设,镇村及时发放改厕补贴,确保农民用得起、用得好,目前已完成改造3.9万多户。各村高标准建设水冲式示范公厕198座,实现了“村村有水冲式公厕”。 在峰峰矿区,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正变成旅游路、致富路。今年该区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将投资1.56亿元完成200公里新建任务,完成500余公里老旧农村路翻修,路网密度将达2.63公里/平方公里,路网密度跃居全市第一。为节省施工成本,该区把过去采煤留下的煤矸石和炼钢的废钢渣作为路基建设原料,每平方米降低修路成本9元左右。在村庄道路建设上,鼓励就地取材,用拆违产生的废砖、片石进行硬化。 多年的矿山、煤炭开采,给矿区生态造成了不少欠账。对此,他们启动全域拆违和全域生态修复,开展违章建筑、“僵尸企业”“散乱污”企业、有碍观瞻建筑的“四拆”行动,近两年共拆除各类违建650万平方米,对拆出的空间进行绿化修复、节点打造,以绿固拆、防止反弹。启动生态湿地修复工程,每个乡镇利用辖区内的沟渠坑塘,引入地表径流、煤矿疏干水,打造了11个生态湿地修复工程。抓好破损山体修复,采取“生物治理+工程治理”的办法,通过客土回填、引水上山、造林绿化等措施,完成74处露天矿山修复。 坚持“一张蓝图”推进,峰峰矿区坚持全域规划管理,依据城乡总体规划及各乡镇总体规划要求,将全区157个村划分为城乡融合、旅游提升等7类,对村子的水电气暖、游园广场、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加强村庄建设风貌管控,结合农村深厚的文化底蕴,注重村庄整体规划与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等深度融合,保留乡土风貌,留住乡愁。 把全域“美丽庭院”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细胞工程”,峰峰矿区把镇村历史文化内涵、特色经济融入“美丽庭院”创建中,将“美丽庭院”与休闲民宿、观光采摘等农旅产业相结合,将一户户“小盆景”汇聚成农村人居环境的“大风景”。 同时推进全域亮化和美化。墙体美化采用净化与粉刷相结合,累计净化面积11.5万平方米,粉刷面积290万平方米,绘制全域文化墙210万平方米。亮化方面,在旅游村着重打造高标准景观亮化,在重点示范村推行全域、全面亮化,在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山区偏远村重点实施主街道和广场亮化,方便群众出行。 创新模式集中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历史欠账多,全域推进面临资金、长效管理等难题,对此峰峰矿区建立了区党政“一把手”一线抓、“三级书记”一起干、万名党员干部齐上阵的集中攻坚推进机制。 加大财政投入。坚持“向上争、财政拨、社会助、群众筹”四管齐下,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的同时,加大本级财政投入,确保每年城乡环卫一体化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乡村奖补不少于2000万元,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发动社会帮扶。创新实施“百企帮百村、部门包乡镇”机制,筛选出峰峰集团、金隅太行等100余家企业与全区157个村精准结对,以生态补偿、提升周边环境等方式资助乡村,总计帮扶物资折合1000余万元。引导社会成功人士、本地企业家投身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直接带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集体经济等全面提升。 激发内生动力。发动村民参加义务劳动、干好“户内工程”、管好房前屋后,以“做好分内事”支持大工程。今年全区义务投工投劳折合资金近1500万元。鼓励在外经商人士等捐资捐物,累计捐款捐物约680万元。 建强基层组织。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调整充实农村队伍,一大批能力强、有威望、讲党性、能带富的“好人、能人”被选上来、用起来。高标准建设了一批村级活动场所,发挥党组织主导作用正民风、扬正气、促公开,把村民中心打造成为群众最想去的地方。 完善长效机制。建立“区牵头、局负责、镇实施、企助力、村配合、民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在管理机制方面实行村事村管,组织村民当好“片长”“街长”,做到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卫生责任“三包”。全村规划、管网铺设、公厕改造等工作,通过村民大会、党员大会等公开征求意见,凝聚改善人居环境合力。 |
关键词:峰峰矿区,农村,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