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

2017年12月15日   作者:



内容提要:

  用实际行动诠释“两山”理念

  以生态优先引领旅游发展模式


  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5年时间里,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些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962年,原林业部决定建立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多米,降雨少、低温、多风,无霜期年均仅为62天,年积雪长达7个多月。在气候高寒的坝上地区育苗造林,在当时是一个创举。从1962年至198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共造林96.08万亩,总计3.2亿株,按株距1米计算,可绕地球8圈;保存67.93万亩,保存率70.7%,创下全国造林保存率之最。20世纪80年代后,林场在继续石质山地、干旱沙荒地造林攻坚的同时,突出以防火、防治有害生物为主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加强森林抚育,积极发展木材生产、生态旅游、种苗花卉等产业,在突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时,开始在多种经营上做文章。林场累计为社会提供造林绿化苗木2亿株,为当地群众提供劳务收入9500多万元。森林旅游、山野资源采集等产业的发展,每年可给当地社会提供收入5000多万元。如今这百万亩林海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防止了该地区森林退化为草原、草原再向沙漠退化的演替进程,保护和涵养了滦河、辽河的水源,每年向两水系输入淡水400多万吨。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的塞罕坝,已被人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塞罕坝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

  1993年5月8日,塞罕坝机械林场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12年11月5日,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称号。 2017年12月5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相关新闻: